03′44″

视频 | 视频|皮村北漂客:一个月只消费100元,但每周都去上文学课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唐铁瑜 林羡德

2017-05-09 00:01

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是路亮来皮村两年多里最忙碌的一个星期。


原本以为筹办劳动节打工晚会是这个月最累人的活,但皮村文学小组成员范雨素的突然走红,让整个皮村工友之家进入了接待媒体的“备战状态”。从4月26号开始,每天有数十家媒体来到工友之家,大部分接待任务都落在了路亮和小付身上。


因为近年来举办打工春晚,并邀请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主持,皮村并不是第一次被媒体关注。但皮村工友之家的负责人王德志说,有这么多媒体到访,还真是皮村工友之家十几年来的头一回。


“皮村街景”。


“范大姐打动人是因为她真实的情感,在皮村我们都有真实的情感,只是范大姐把她表达出来了,我们表达不出来。”路亮这样分析范雨素的走红原因。作为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他希望媒体能够更多地关注像范雨素这样的“新工人群体”。


什么是“新工人群体”?路亮也给不出准确的定义,“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也想要有自己的表达。”


2015年,路亮辞掉了国企煤矿的工作,来到北京开始“北漂”。那一年,他30岁,在煤矿工作了12年,“整个青春都是在矿底下过的”,有一个四岁的孩子。


来到北京之后,他住在工友之家提供的免费宿舍。没有采光,冬天只能靠插电的暖气片取暖。每个月两千块钱工资里,除去房租这些“硬支出”,他只留一百自用,其他的全部打给山东老家的妻子。


每年,只能回两、三次家。去年4月底,妻子带着孩子来北京看过他一次。临别的时候,孩子在火车站追着他跑了一百多米,“眼泪哗哗的”。


那是路亮在北京最难熬的时候。从北京站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公交,回到皮村,他一个人弹吉他写歌,“只有这样才能排解”。


又是一个起风的夜晚


我望着窗户发呆


想起了她和孩子


想起了远方温暖的港湾


     ——路亮《起风的夜》

即便如此,路亮还是觉得自己在皮村收获良多。


他为皮村而来。2015年冬天,路亮来皮村看了一次打工春晚,回家后没多久就辞职离开家乡。在工人群体里,皮村像是一面文化旗帜,感召力预案达千里之外。


对于同样是慕名而来的小海而言,皮村几乎是他第一次得到认可的地方。15岁初中毕业开始打工,小海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四个年头。流水线以外,读诗写诗是他少有的文化生活。


他在流水线上随手写诗,读给工友听,工友只是礼貌性地听听,“听多了觉得你是神经病”。


他先是读海子的诗,把一本五块钱买来的海子诗集翻破又贴满胶布,然后又听鲍勃迪伦,想学习写歌词写歌,但练了几年吉他还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


他带着原创的歌词去报名《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希望凭此改变的自己的生活,但连初赛都没有闯过。最后,他拖着一箱书还有几十首从QQ空


间里誊下来的原创诗歌,来到皮村,成为了一名二手衣服商店的售货员。


小海在服装商店。


皮村的收入比不上工厂流水线,但这里让小海找到了家的感觉。


每周,他和范雨素一样,参加皮村文学小组的文学讲座。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授张慧瑜授课,课上讲歌德的诗歌,讲非虚构写作。


2016年,范雨素的第一篇作品《农民大哥》获得了一千五百元稿费,在工友群体里引起了轰动。今年三月初,在《我是范雨素》发表之前,小海找来这两篇作品细读研习,也写了一篇作品投稿,写的是自己打工多年来的生活,但直到五月仍然没有回音。


每周一次的文学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范雨素,小海明白这一点。出门打工十几年,没有恋人也没有多少朋友,他时常觉得孤独,音乐和写作是他少有的陪伴。

为何雨后的天空没有了彩虹


为何城市的夜晚灯如白昼


又为何曾浩浩荡荡的河流里


如今却尽是金光闪闪 或荒草丛生


那里长满了泪如长城的中国工人


——小海 《中国工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范雨素,但范雨素的出现或多或少改善了工友们的处境,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信心。


在皮村的两年里,路亮写了十几首歌。去年,工友之家特意为他买了北京的社保,这是他一年里最有成就感的事,也让他觉得在北京开始有了家的感觉,觉得把妻儿接来北京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小海(左)和小亮(右)。


2018年夏天,工友之家在皮村的租约即将到期。路亮说,皮村工友之家可能将成为历史,但工友之家仍然会继续存在。平谷,或是顺义,工友们仍然将一直发声,并一直持续下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唐铁瑜 林羡德 编辑:超慧)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