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视频 | 37年前的今天美国修理了日本 现在又要打压中国?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9-22 11:32

香港《南华早报》9月18日文章,原题:先是日本,现在轮到了中国:美国再次诉诸经济打压对手的战术。


1985年9月22日,当时的五国集团财长们在纽约签订了广场协议,美元兑日元和欧洲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贬值。自此之后,美国对于这种打压对手的战术乐此不疲。



数个“失去的十年”


在37年后的9月22日,日本时至今日才几乎摆脱广场协议带来的通货紧缩的影响。尽管中国成功保护自己免受类似货币攻击,但现在却面临着其他经济武器的包围。


当前,听到很多声音说,日元汇率正在触及数十年来的最低点,呼吁要进行货币市场干预。然而,他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前,日元兑美元汇率在260左右,仅仅在几年后,日元就升值近一倍。


有人或许会说,2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是二战后战胜国的专断决定。但事实上,在签署广场协议时,日本的价格体系已经适应了这一汇率,通货紧缩所造成的冲击是空前巨大的。


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经受住广场协议级别的重创。日本进行了调整,却付出了国内经济停滞不前的代价。现在,日本再次面对调整日元汇率的压力,以应对全新的外部冲击。


作为1985年广场协议的后果,日本此后遭遇了数个“失去的十年”。事实上,现在外界所描绘的“日元疲软”标志着日元即将重返均衡汇率。


“经济安全”的伪装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对这一现状心知肚明。在广场协议和通货紧缩的重创之后,他现在不可能急于重返强势日元。为何美国没有强烈抗议黑田东彦让日元稳定贬值的秘密战术呢?


部分原因是,广场协议已经达到了破坏日本竞争力的目的,制造商将产品制造产业转移到别国,迫使日本经济“空心化”。还有部分事实是,美国现如今盯上了“更大的鱼”。


华盛顿无法针对中国使用类似于广场协议的武器,中国聪明地保持了汇率管控,但美国政府找到了其他武器。在保护“经济安全”外衣的伪装下,美国及其部分盟友开始谈论“让制造业重新回流美国”,并付诸行动。


这是灾难性的做法。它意味着,亚洲和其他经济体为了适应海外发起的货币和贸易战而被迫经历的变革,需要进行重新改造。


由此一来,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更加难以改变、更加持久的现象,因为从现在开始,供应链的打断将会反映贸易和经济结构的改变,而非新冠肺炎疫情的暂时影响。


美国的谬论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以下这种谬论,即操纵货币、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再加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似是而非的论点,可以取代国际合作。


这同时还凸显出以下这一事实,即在全球化时代,一个由单一强国(美国)控制的主要货币(美元)能够不考虑多个国家的经济现实,并推动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可悲的是,华盛顿和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接受这一现实:世界经济秩序已经发生改变,即使政治秩序不愿意适应这一改变。我们面临着比货币、贸易和经济安全战争更加艰巨的战斗,比如气候变化等。


(编辑:静静 文字来源:环球网)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