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没有围墙的剧院:他们,因艺术天空而改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张凯
2018-11-16 16:06
11月14日晚上九点,上海城市草坪广场上人群散去。年近古稀的王福庆收下了最后一面竖在广场上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旗,作为志愿者为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户外收官站好最后一班岗。
艺术天空系列活动是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2014年创立的一项惠民品牌活动,艺术天空秉承“好节目集中、好节目惠民”的理念,使艺术节主板中的经典一流、名家名团等核心演艺资源溢出到户外空间,不断降低市民群众亲近高雅艺术的门槛,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剧院”,也在五年的时间里,成为上海的优秀公共文化品牌。
艺术天空12小时现场
据统计,近一个月的“艺术天空”演出活动,覆盖上海16个区,其中包括4个户外场地、近20个室内场馆;上演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58台109场名家名团所带来的精彩演出;今年更是首次采取线上直播和点播,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将中外优秀艺术送进千家万户。线上线下覆盖人次超过200万。
这是一组来自艺术节的官方数据,而在王福庆心里,却远远不止这些,“艺术天空已经5年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前身是‘天天演’,已经超过18年了。”
王福庆就是从“天天演”开始和艺术节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还只有39岁的王福庆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南京路上“天天演”活动。他发现在“天天演”现场,用镜头捕捉到的市民欣赏节目的画面特别能够体现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于是他拿着相机就驻扎在了“天天演”现场,一路跟随,一直跟到了“艺术天空”的第五年。
“这么多年拍下来,看看那些照片,变化还是蛮大的。”王福庆说:“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出现在了我的镜头。演出项目也从一开始的群文活动变成了现在来自世界各地名团名院的精彩演出。”
活跃于上海户外室内的“艺术天空”,就如零门槛的艺术大剧院,让热爱艺术的大众分享了一次又一次艺术的喜悦。今年“艺术天空”共计109场演出,场次创五年之最,节目质量和丰富度也更胜一筹。在共青森林公园的开幕演出,世界殿堂级指挥家里卡尔多·夏伊与“古典演奏梦之队”琉森音乐节节日管弦乐团双剑合璧,让江畔的森林增添了经典音乐的质感;而次日的彩虹合唱团唱出了都市年轻人的一代风姿,引得不少粉丝到场追“星”。在其他户外舞台上,日本东京歌剧合唱团唱响了贝多芬的《欢乐颂》,一代指挥名家帕沃·雅尔维与老牌的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则奏响了欧洲经典作品的旋律。
艺术天空12小时现场
“这些演出如果是在剧院里看,票价特别贵。要想把自己喜欢看的都一饱眼福、耳福,有点不大可能。”王福庆说:“但是‘艺术天空’就很好地为热爱艺术的市民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艺术天空”不仅把艺术送到家门口,让远郊的市民不用横穿上海市就能欣赏到精品力作,更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市民精神需求——跨区赶场子追好戏的观众大有人在。
从“天天演”到“艺术天空”的这18年,同样改变着一个人。“艺术节的摄影师、志愿者、传播者”,王福庆这样定义自己在艺术节的三次转变。
拍照片的王福庆和“天天演”工作人员相熟之后,在现场当起了志愿者。“天天演”期间,王福庆每天早上7点不到出门,步行1小时来到南京路世纪广场“天天演”的现场,然后马不停蹄地和艺术节工作人员一起摆放供观众所坐的凳子,8点多又在入口处维持秩序,让观众有序入场。而在“艺术天空”这五年,王福庆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升降节旗。别小看简简单单的升旗、降旗,对于王福庆来说特别有仪式感,“让人感觉艺术节是真正属于老百姓、属于自己的节日。”
志愿者布置场地 王福庆摄
王福庆还召集了一批和他一样的艺术节老观众,自发组成一个“天天演”志愿者队,并且还给团队起了个有意思的名字叫“老三届”,“我们都是从‘天天演’第三届搬到黄浦区来办后就支持到现在的老观众。”
随着媒体曝光度的增加,王福庆也已经小有名气。他从一名艺术节的普通观众变成了一名专业观众。今年艺术节开票,在售票处排了整整24小时,第一个买到票的人正是他。“是艺术节培养了我。现在参加艺术节的年轻观众对于艺术的了解都很专业的,和他们交流起来,不下功夫学习不行啊。”王福庆说:“我家里现在有艺术方面的专业书籍三千多册,只要有时间,我就看。”
提升了专业素养,对于王福庆还有一个好处就在于作为志愿者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团体的时候,交流起来就更自信了。“我不仅仅是志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王福庆说:“在和来宾打招呼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在进行文化交流,我们也可以说是文化使者。”
艺术天空户外节旗 王福庆摄
最近,王福庆还收了一名志愿者学生。这个王福庆口中的学生其实是一个白领,刚刚参加“艺术天空”。这位白领因为不知道如何订票,向老法师王福庆请教,一来一去,小姑娘就成了王福庆的徒弟,成了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一批老观众都是从‘天天演’跟到了‘艺术天空’,现在也已经七八十岁了。很多人不会用手机上网,年轻人的加入,可以帮助我们这些老人及时掌握讯息。”
王福庆如今最大的心愿是建立一个“老观众艺术团”。“我依然记得2002年的11月8日我和当时学口琴的上海老人大学的学员们一起走上“天天演”的舞台表演口琴合奏的情景。”王福庆:“现在身边有五十几个艺术节的铁杆粉丝,跟随十几年了。如果能够发掘大家的表演天赋,有机会站在艺术节的舞台上表演,那该有多好。”在王福庆的美好描述中,这个“老观众艺术团”更像一个爱好者俱乐部,艺术节的铁杆粉丝不仅仅需要看好戏,也希望在台下进行交流,谈谈心得体会,畅所欲言,互通有无。
千万般不舍,只因百分百精彩。以艺术共享生活因精彩爱上城市。全面覆盖上海16个区的“艺术天空”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单,助力“一区一品”文化建设,同时,“艺术天空”下,也正是一幅上海海派城市文化生活的缩影长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张凯 编辑:傅群)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