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视频 | 被传撤柜关店退出中国 好时巧克力还好吗?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2-12 14:35

“小身材大味道”,凭借着这句经典的广告词,美国巧克力品牌好时走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不过,最近频频有消息曝出,好时巧克力线上线下都在撤柜闭店,有经销商被无预警解约。究竟怎么回事呢?



记者走访部分线下超市和便利店发现,好时巧克力产品目前仍然可以买到,但在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确出现了异常情况。在京东平台上,好时官方旗舰店的商品仍可正常购买,不过有三分之一的商品显示售罄;而在天猫平台上,关键词中有“好时”字样的,除了一些个人店铺中的相关商品外,没有任何旗舰店或指定名称店铺。




好时巧克力官方微博曾回应网友提问称,天猫的旗舰店“正在装修中”,调整后会回复运营。不过,好时巧克力官方微博最近的一次更新是在年前的1月28日,目前该条微博已不能评论。同时,好时巧克力官方微博上提供的官网链接也已无法打开。



此外,从去年12月起,一个名为“好时甜品概念店”的微信公众号连续发文透露,好时正在中国市场精简人事,文章还喊话好时外方负责人,希望品牌善待中国经销商,妥善处理品牌与经销商的关系。文章中提到,一家名叫“深圳市欣拓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自2015年12月21日起成为好时公司的供应商,但近期却在无理由、无预警的情况下,被要求解除合作关系。


这家经销商目前在上海运营着三家打着好时招牌的甜品店,均可以在大众点评网站上搜索得到。今天上午,甜品店一名姓应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甜品店的运营暂时正常,但目前与好时中国和美国方面都无法取得联络。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一些与好时有零售贸易合作的经销商还没有拿到退货的费用,将“联合起来打官司”。



种种迹象表明,好时公司正在经历着什么。有业内人士推测,所谓好时闭店撤柜的真相,应当是品牌所有方与部分经销商产生了纠纷,而不是品牌表示要退出中国市场。对此,记者今天上午致电好时中国的客服电话,但电话无人接听。不过,好时中国近日在回应其它媒体时表示,不会退出中国市场,目前线下和部分线上渠道仍在正常销售,部分渠道关闭是由于经营调整,部分渠道缺货是由于春节期间产品供不应求,后续将会陆续跟上。


公开资料显示,好时是北美地区一家有着105年历史的巧克力及糖果制造商,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赢得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近十年来,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出现了下滑的趋势,2015至2017财年均处于亏损状态,2018至2020财年的业绩还出现了二位数的下滑。与此同时,好时在中国巧克力市场的占有率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20年的占有率仅为3.2%,排在第五,远低于玛氏、费列罗、雀巢、Pladis。


业内人士指出,好时的业绩下滑,与中国巧克力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公司没能及时顺势调整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1995年好时刚刚进入中国时,中国市场上的巧克力品牌不多,进口品牌更少,因此,有特点的产品和朗朗上口的营销口号,很快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中国也迅速成为好时除美国之外的最大消费市场。


但近年来,中国巧克力市场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的海外知名品牌加入进来,一些国产巧克力品牌也蓄势待发。多元化的品牌随之带来多样化的产品,巧克力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巧克力糖、巧克力豆,而是携手甜品、玩具、展品,以主题店、概念店、博物馆的形势,走起了跨界营销路线。但是,对于这些变化,好时似乎没能及时进行调整。旗下高端产品不如其它高端品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力度也不及平价品牌,呈现出向上向下均显尴尬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资料显示,成立于2001年4月的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1月进行清算。公司法定代表人为ROHIT GROVER,注册资本约8.4亿美元,由美国好时国际有限公司(Hershey International LLC)全资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关联十余项诉讼案件,案由涉及买卖合同纠纷、销售代理合同纠纷等。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算意味着公司将结束运营、解散终结,但并不意味着好时这个品牌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好时仍有资格、有可能继续注册其他公司经营相关业务。而根据现有信息,暂时也无法还原出好时公司与深圳经销商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可能是好时公司的经营策略作出了调整,但是没能与原经销商做好沟通,从而导致了双方的纠纷。


崔丽丽同时表示,巧克力作为一种糖果类食品,它的产销额受消费者需求影响非常大,巧克力品牌只有不断顺应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才有可能在诸多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好时这样一个在中国拥有较高占有率、较好口碑却出现业绩下滑的公司来说,调整经营策略是必须与时俱进的,只有做得好,它才能在中国待得更久、活得更好。但是,任何一个海外品牌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本土供应商、经销商的共同努力。品牌方在调整经营策略时,也应当与这些合作伙伴及时沟通,尽量保障双方共同利益并避免纠纷,遇到纠纷也应当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做到有始有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阮丽 周缇)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