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视频 | 老年人为何更容易上当受骗?专家讲了这几个方面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0-17 14:20

最近,“六旬阿姨迷上假靳东”的新闻,引发全民热议。江西一名六旬阿姨沉迷抖音短视频、和“假靳东”谈恋爱,甚至选择离家出走;对此,正牌的靳东工作室不得不发布澄清声明。


实际上,网络上各种自媒体、各色短视频,针对老年群体精神和健康需求的话术、骗术,早已屡见不鲜。骗取关注、骗取点赞,再一步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一个假靳东,引出的却是真问题。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晴暄表示,上当受骗各个年龄层的人都会有,不光是老年人。每年大学生入学期间,大学生也会被骗,也会追星、花钱,所以被骗这件事不是老年人特有的。另外,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我们现在属于数字时代,有数字原住民,有数字难民,数字原住民是指他生下来就在一个网络时代,数字时代,他接受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就是网络;数字难民是指这些人生下来的时候,其实没有网络,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传统接纳信息的方式,是传统了解社会的方式,那他可能对信息的分析接纳的能力,就和年轻人不一样。


例如,老年人理财上当受骗了,但他说他分析过这件事情了,这个理财明星站过台、权威媒体有过播过广告。老年人对于权威知识,对于专业知识的信任和理解程度跟我们现在年轻人不一样,所以他们其实是用这种方式在搜集现代事物的传统资料,很多骗子和不法企业就利用了这个特点,比如让明星站台等方式,选择老人可信的东西来提供他们这些信息,让老人用过去传统的思路进行信息分析,得出一个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一个错误的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老人对于情感上的社会交往的沟通的需要没有办法满足,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就更容易出现被骗的情况。


刘晴暄教授认为,监管市场应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包括文化娱乐服务等,去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外对于一些网络平台进行一些必要的监督,并且能够给老人提供一些保护的话,老年人上当的机会可能就会减少。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