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妙手画医让古画“复活” 精湛手艺却愁后继无人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02-28 19:50

摊开一幅皱巴巴的民国早期花鸟图绢本,画医开始工作了。


这幅花鸟图绢本原本裱的纸中间已经有空气起壳了,所以这些纸一定要全部剥掉,重新裱,一定要把裂缝弄得看不出来。


先上水,把画刷平,等画面湿透后,用钢针在纸角轻轻一挑,揭起画背面裱的纸。


而这些剥下来的纸全部要保留的,画医夫妇告诉记者,如果以后碰到这个年代的纸,他们就可以用这个纸补上去,所以画医夫妇家里既有明代的纸,也有清代的纸。


与所有用心的匠人一样,画医夫妇对纸、绫、绢这些原材料特别讲究,工具都是自制,用起来心里才有底。单说这宣纸,都是他们亲自去安徽的厂里挑选的。


画医李林根说:“我这个纸最起码三年以后再拿出来用,因为三年以后纸比较陈了,存了一段时间就比较柔软,裱出来画感觉比较好。”


接下来,是选一张与绢的颜色 相近的纸,刷上浆糊,作为衬底拓在画背面。这浆糊,也是李师傅自己冲调的。


“面粉把筋取出来以后,然后自己用开水冲泡的,要冲得正好,不要过熟也不要过生,冲泡以后的浆糊做的画手感好,软,不像买的浆糊里面都加了胶水什么的。”画医李金华向记者描述这浆糊的配制方法。


上板晾干后,自制的浆糊贴的边可以轻易取下。再经过打蜡、用石头磨平、裁掉废边等工序,配上自己削的天干地干,古画便焕然新生了。对一些病入膏肓的画作,他们也能妙手回春。比如有霉斑的,就用高锰酸钾配着草酸溶液清洗;有缺损的,就根据客户要求补色补缺。而说起怎么掌握这门拿手绝活的,还得追溯到40年前。


1978年,李金华在村办裱画厂学习装裱技术。恰巧她所在的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村所在地,于是,她也同时学了农民画。结婚后,夫妇俩就开起了装裱工作坊,在装裱过程中,他们尝试把画画的技巧与修复结合起来。就这样,夫妇俩一边做、一边潜心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装裱风格。


随着收藏盛世的来临,他们生意越来越红火,回头客中不乏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


这天,老客户张先生来他们家取祖宗像。


老客户张先生看着“回春”的祖宗像十分满意:“比较干净了,本来有些脏啊霉斑啊基本上都洗掉了,现在等于像新的一样了。”


张先生说自己认识很多裱画的人,但大多都是用机裱或者用比较差的宣纸,这样裱出来的东西不好,而李氏画医夫妇却不一样,他们完全是用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材料来裱画的。


据知,早在1500多年前,古人就是这样装裱的。可这套方法对纸张等用料十分讲究,做起来耗时冗长又枯燥乏味,当年一起在村办厂学手艺的22人,还在做这行的已所剩无几,只有李金华夫妇坚持了下来。


眼下,夫妇俩最忧心的是手艺的传承问题。两人都已年届六旬,女儿有自己的工作,只能临时来帮忙。至于收徒弟,又力不从心。


“假使我不收学费,还要去付给人家工资,我还要去照顾他们,而且培养学生精力花去不是一点点。”李氏画医夫妇表示,最好由政府搭台来开个班,他们负责教学,把这门古老手艺给传承下去。


40多年来,李林根、李金华夫妇已修复上千幅画作,这份匠人精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尤其珍贵。在修画生涯中,夫妇俩有时也会感到惋惜,因为现在不少书画收藏者缺乏专业知识,喜欢用塑料袋装书画作品,湿气一旦进入袋内,很难排出,画作很快就会发霉朽烂。他们提醒收藏者,最好用旧报纸保存,如果有条件,再放进樟木箱,那么几十年都不会有问题。同时,夫妇俩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热爱这门传统手艺,并能将之传承下去。


(看看新闻网记者:周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