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视频 | 运费险被“薅成生意” 退货机制如何补短板?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阮丽 游玮

2024-06-27 17:00

近日,“运费险被薅成生意”的词条冲上热搜。有商家在社交平台吐槽称,经常接到的退货单,对方连包装都没碰,就重新贴一个快递单号原路退回,“明摆着就是在撸运费险”。有些小型包裹,快递费可能只要3元,但运费险却要补给他8元,其中产生的5元差价就进了对方的口袋。



记者搜索发现,社交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笔记,教人如何“薅运费险羊毛”。有博主提出,由于运费险的赔付金额相对固定在8到12元之间,所以,薅到羊毛的关键就是尽量压低退货的实际运费,让其中的差价变多。


一些“头脑灵活”的快递员也从中寻觅到了商机。一位电商从业者介绍,有相熟的快递员主动找他来谈所谓的合作,让他去别的商家买有运费险的货品,收到货后就再退回去,快递费可以优惠到3公斤以内5.5元,而运费险的赔付款根据城市的不同,大概从8元到12元不等,这其中的差价,就可以两个人分成,一个月下来可以轻松赚到一、两万元。据说还有人专门租起了仓库将“生意”做大。按照一天买一万单、一单赚取运费险差价4元来计算,单日就可获利4万元,一个月可超百万,堪比一家中型企业的利润。


好好的运费险,怎么就变了味?



运费险,是指因为退货而产生的运费保险,是随着电商购物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保险产品,大约在2010年左右诞生于淘宝,后来逐渐推广到其他电商平台。


运费险的出现,为退货时谁来承担运费而产生的纠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理论上来说,它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种双赢。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益的天平已经失衡,部分退货率较高的商家因为额外的运费险成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部分别有用心的消费者和快递员却日积月累地从中牟利。


漏洞在哪里?或许与运费险本身的规则和算法有关。业内人士介绍,运费险的赔付金额依据退货地所处城市的不同而不同,但总体上比较固定。但是实际的运费,却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不同,而存在一个议价空间,从而有了浮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运费越便宜,其中的差价就越大。虽然瞄准这个差价来薅羊毛并不道德、且费时费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跃跃欲试的人并不是个位数。


有“羊毛党”表示,“薅羊毛”的最大风险就是被平台封号。有商家表示,平台实际上也在打击这类用户,如果识别到其退货次数和退货率异常,会限制其消费权限,严重的会被封号。不过,注册一个新用户的成本非常低,羊毛党们会用批发来的号码不断注册新的电商账号,继续薅运费险。因此,不少商家也表示,新号“薅羊毛”的概率更高。



律师黄荣楠表示,通过运费保险金和退货运费的差价来频繁套利,不但不道德,还可能涉嫌骗保,应当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个人获利1万元以上就可能会构成诈骗罪,公司获利5万元以上就可能立案了。《保险法》中也规定,如果发现这其中的购买行为涉及骗保,保险公司完全可以不理赔、也可以不退赔。


针对当前的这种利用运费险来套利的乱象,黄荣楠建议,可以通过修改运费险产品的相关规则等方式,来堵上不法分子的可趁之机。比如,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购买保险应当是一个自愿行为,因此应当由商家或消费者本身来决定是否购买运费险,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再比如,现在之所以有套利空间,是因为快递报价和保险公司定价之间不匹配,这方面也可以由保险公司、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进行协商,在费用设置、赔付机制和退货监督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不过,运费险被“薅成生意”,并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设计问题,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其背后折射出的、电商平台退货率高企不下所带来的困扰。


不少商家称,在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中,为消费者统一购买运费险,几乎成为“标配性”要求。这确实让消费者购物时少了点犹豫,也让电商平台的成交数字更好看了,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在退货时也更加“爽气”了,商家非但没有货款入账,反而还要为每一笔订单支付运费险成本,账本更“难看”了。


记者调查发现,吐槽最多的要数女装类商家。因为根据运费险的规则,商家在购买运费险时的成本与其退货率成正比,退货率越高,运费险购买的成本也越高。而女装类产品在电商平台的各大品类中,退货率是出了名的居高不下,高达60%至80%。有商家算了一笔账,被退货的衣服需要进行人工检查和熨烫处理才能重新再卖,这些工序的成本大概是6元,如果每单的运费险购买成本是5元,那么两者加起来,就是11元的成本。在退货率为60%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需要重复三次才能卖出一件衣服。那么,原本一件衣服发货成本只要6-7元,现在可能要提升到30元左右。



对于商家的吐槽,上海市价格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不能否认,有些商家在推出运费险之后,退货率确实增加了。但是大部分品类商家的退货率居高不下,并不完全是运费险的责任。事实上,除了少部分别有用心的羊毛党之外,大部分消费者是在认认真真购物,他们是否退货的主要原因,仍然取决于商品的质量、以及定价是否合理。因此,商家应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合理定价、完善售前服务等方式,来降低退货率,从根本上为自身经营争取发展空间。


劳帼龄表示,消费行为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大量退货既不利于消费体验,也增加了商家的无效开支,反而是退货率低的商家,它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可能更加合理,可能更适合将其与流量扶持等政策予以合理的挂钩。因此,“运费险”的初衷是好的,但单纯的“卖家版运费险”的设置确实不够公平友好。所以,运费险的产品设计应与时俱进,应被作为商家的“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来推行。如果运费险已成为“羊毛党”的牟利工具,电商平台和保险公司更应当对退货行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审核力度,并完善相关赔付机制。

编辑: 阮丽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