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从"为病患找症结"到"为社会建言"

时讯

人民网

2016-02-23 14:55

“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频发的现象,刘忠军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在两会上反复做过建议,就是把医院纳入到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他指出,“某种程度上医院与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性质很相似,以北医三院为例,平均每个工作日到医院来看病的人数超1.5万人次,人流量巨大。提高医院的治安标准,既是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也是对广大患者的保护。”

    刘忠军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互相不信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健全专科全科医生培训体制,提高每位执业医生的水平,恢复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社会应该给医务人员基本的尊严。”

   “从目前看,看病难并不是就诊难,而是上大医院难,看专家难。而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在于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生,认为他们看不好病。” 刘忠军说,我国医生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素质也参差不齐,客观上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加剧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从2013年的两会开始,刘忠军就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师培训的投入,通过对专科及全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来实现提高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同时患者也需要转变观念,不是到社区工作的医生就是低层次、低水平,只是性质不同而已。”刘忠军说,“只有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初,刘忠军一直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从本专业的立场出发,提出议案建议,以及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近几年,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一使命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

   “我的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刘忠军觉得,因为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令他的视野从“为病患找症结”上升到了“为社会建言”。

   “面对一个涉及医疗领域的问题,我不再只考虑如何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好,而是更多关注,这在社会整体层面合理吗?如何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让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呢?”

    以当前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例,刘忠军认为,尽管从医生的职业角度出发,许多人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实际上,尽管我们医疗体系的建设水平还不能完全让人满意,但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刘忠军说,“我们目前更需要资源管理上的改革,而不是一味呼吁更多的投入,盲目要求有限的资源受益过多人群。”

    刘忠军觉得,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有时需登高一步,放宽视野。他说:“必须要关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善于发掘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兼顾着医生、科研人员和人大代表等多重身份,刘忠军坦言,繁忙的状态让他必须集中精力。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天色全黑。略显疲惫的刘忠军从采访时的健谈中安静下来,拿出谈话期间不断响起又被他按下挂断键的手机,重新回到了他的“医生状态”。

“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频发的现象,刘忠军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在两会上反复做过建议,就是把医院纳入到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他指出,“某种程度上医院与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性质很相似,以北医三院为例,平均每个工作日到医院来看病的人数超1.5万人次,人流量巨大。提高医院的治安标准,既是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也是对广大患者的保护。”

    刘忠军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互相不信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健全专科全科医生培训体制,提高每位执业医生的水平,恢复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社会应该给医务人员基本的尊严。”

   “从目前看,看病难并不是就诊难,而是上大医院难,看专家难。而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在于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生,认为他们看不好病。” 刘忠军说,我国医生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素质也参差不齐,客观上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加剧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从2013年的两会开始,刘忠军就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师培训的投入,通过对专科及全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来实现提高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同时患者也需要转变观念,不是到社区工作的医生就是低层次、低水平,只是性质不同而已。”刘忠军说,“只有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初,刘忠军一直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从本专业的立场出发,提出议案建议,以及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近几年,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一使命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

   “我的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刘忠军觉得,因为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令他的视野从“为病患找症结”上升到了“为社会建言”。

   “面对一个涉及医疗领域的问题,我不再只考虑如何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好,而是更多关注,这在社会整体层面合理吗?如何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让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呢?”

    以当前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例,刘忠军认为,尽管从医生的职业角度出发,许多人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实际上,尽管我们医疗体系的建设水平还不能完全让人满意,但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刘忠军说,“我们目前更需要资源管理上的改革,而不是一味呼吁更多的投入,盲目要求有限的资源受益过多人群。”

    刘忠军觉得,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有时需登高一步,放宽视野。他说:“必须要关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善于发掘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兼顾着医生、科研人员和人大代表等多重身份,刘忠军坦言,繁忙的状态让他必须集中精力。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天色全黑。略显疲惫的刘忠军从采访时的健谈中安静下来,拿出谈话期间不断响起又被他按下挂断键的手机,重新回到了他的“医生状态”。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