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视频 | 雨水: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ICS中日新视界

中日新视界

2023-02-19 06:29

阳历2月19日前后,气温回升、雨水渐增,就到了雨水节气。此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一派早春景象。菜花、杏花、李花次第盛开,农户们开始选种、培土、施肥为春耕做准备。此情此景被唐代诗人韩愈称为“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诗中提到的小雨、绿草、杨柳都是早春的自然现象。而中国古代的《逸周书》,则将雨水的特点归纳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雁北归、三候草木萌动。进入雨水节气,温度上升, 河流解冻,游鱼浮出水面后水獭便开始捕猎。



但捕获的鱼类并不直接吞食,而是衔到岸边顺次排列,就像恭恭敬敬的拜祭一般,故有“獭祭鱼”之说。所谓“雁北归”是指作为候鸟的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而“草木萌动”是说在雨水的滋润下,草木抽出嫩芽,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日本的“三候”则有不同。土地润、霞气升、草木萌动,前两候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二十四节气诞生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流域。大约1500年后才逐渐传入日本,由于两国所处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大相径庭,同一时节的“獭祭鱼”变“土地润”、“雁北归”变“霞气升”便不难理解。



关于雨水,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4500年前的上古时代,为争夺首领之位,共工和颛顼大战三百回合,最终共工落败,一怒之下撞倒了支撑天盖的柱子,柱子倒塌时,在天上划了道口子,天水倾泻而下,人间洪水泛滥。因为大水如雨般从天而降,当日便被称作“雨水”。



为了保护村庄,家家户户烙起圆饼,扔到屋顶,再由女蜗将圆饼贴到天上裂缝处,防止天水倒灌人间。“烙饼补天”的传说,在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和客家人中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仍有制作“补天饼”的习惯。


雨水期间即2月中下旬,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不仅要“春捂”还应注意祛风除湿。最应景的养生食品当属红枣银耳粥。


需要准备的食材:

混合米(大米加小黄米)、红枣五六颗,10克银耳、冰糖

先把白木耳撕成适合入口的大小、再把红枣对半切开,水开之后,将切好的白木耳和红枣放入锅内,等冒泡了,粘稠了,便大功告成。最后,根据喜好加入冰糖,再煮两三分钟就能出锅了。



中医认为,雨水节气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软糯甜粥最是应景。

除了红枣、银耳外,中国把枸杞、甘蔗、蜂蜜,日本则把柑桔作为当季甜食,建议适当摄取,起到调胃补脾的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