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阿拉过年吃点啥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2-24 14:43
短短二三十年,人们的生活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拿过春节来说,不要说是家里的长辈,即使“80后”们也已经有了怀旧的“资本”,可以对自己的小孩说:
“侬晓得伐?阿拉小辰光大年三十这顿年夜饭都是到外婆家去吃的,嗯,侬要叫太婆婆了。太婆婆,还有侬的外婆,早两三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就要开始计划年夜饭吃撒,像酱油肉啊这些都是自己做,肉买回来,浸透,味道都进去了,再风干,不能晒到太阳,要挂在阴凉头里……”
如果小朋友的外婆在边上,就会不时纠正并补充你说的:“不对,是这样的……”这些你对小朋友说的话,一部分是你的亲身经历,一部分是小朋友的外婆在你小时候跟你讲的,而其中应该也有一部分,是小朋友的太婆婆跟她讲的,习俗就是这样口口相传,虽然现在有很多只存在于了记忆里。
想一想,就在这些你感觉似乎还能触摸到的日子之前,过年的时候大家还是在家里,围着一张圆台面,菜一道道端上来,厨房里永远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台面上热气腾腾,忙碌的人总是重复着“快趁热吃”这句话——有意思吧!
哥哥姐姐买长生果回家
火车站是“年味”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到春节,上海火车站人来人往。许多上海年轻人到内地支援经济建设,不管路途多远,都要赶回家过年。
游子归心似箭,家人正等候他们归来。小孩子到火车站、老北站,站台上去迎接哥哥姐姐。远归的亲人,总要带一点土特产,北方的红枣,或是南方的桂圆。上海人看到这些东西,觉得“老稀奇”。
回上海之前,通常有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到当地的集市上采购年货。
农村的农副产品价廉物美,不需要凭票、凭证,价钱又便宜。当时的价格,张景岳记得清清楚楚:“河虾便宜的时候才三毛五;鲫鱼、鳊鱼大概四毛五;老母鸡才只有六毛五。”还有带壳的长生果,在上海,长生果难买,一年只能买到一、两斤。在当地,长生果大约三毛五分钱一斤,当时张景岳一口气买了二十斤,“回去可以送人呢”。
带鱼、咸肉、蹄髈在吹风
当年市场上,部分商品凭票供应,而且需要排队才能买到。菜场早上六点钟开秤。但人们半夜两、三点钟就爬起来了,穿厚衣,戴口罩、围巾。年纪大的人,就带个小凳子,在旁边坐着。
去排队的人,大家分工合作,一人买鱼,一人买肉。排队有技巧:如果人不在,就拿一块砖头、一个篮子。有时在袖子边上,写上编号,你一号、我二号、他三号……生怕别人插队。
排在前面的人,能买到花式鱼,大黄鱼、小黄鱼……排在后面的人,就只能买个带鱼。买到带鱼,总有点可惜。用带鱼招待客人,似乎“不大上台面”。买了鱼又没冰箱,怎么办呢?只能早上摆在家里,夜里晾在外面。
过年的味道,在弄堂里飘散开来。家家都买了家禽,吃不掉,也不舍得吃,就挂在走道里,从楼上到楼下,走廊里面吊着风鱼、咸肉、蹄髈,一只只在吹风。
弄堂旁边的烟纸店也要提早备货,迎接一年一度的购买高峰。烟纸店,过年往往是最忙的时候。炮仗里面分大炮仗、小炮仗,焰火,万花筒。香烟、糖,生意也很好。人们平常买烟,只买一两包。过年时候,都是一条一条地买。买起糖来,也是论斤的——过年烧菜多,而且,上海人烧菜会放糖。
吃一点放糖的糯米饭
在春节的传统里,祭灶神的这天,被认为是真正进入年关的日子。有人认为这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有人认为是腊月二十四。为什么要祭灶神?民俗专家仲富兰介绍:唐朝以后,神逐步世俗化。老百姓请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讲点好话,就要在灶神嘴上涂一点麦芽糖、饴糖,让嘴巴甜蜜蜜——实际上,这就是人与天的对话,也是人对天地的敬畏。
在1953年前后,家里还在用大灶头。这一天,要吃一点放糖的糯米饭,上面再放一点蜜饯,供在灶头上面,让灶神的嘴甜一甜,这碗糯米饭,一直要放到年初一才吃。如果家里住房紧张,厨房间没有大灶头。供灶神的糯米饭,就只能摆在碗橱上面。
当时,除了祭灶神之外,家家户户磨水磨粉。他们会备好最大的“钢种锅”(铝锅),准备一缸糯米。磨两下,雪白的糯米粉,乳汁一样,稀里哗啦地淌下来了。
磨水磨粉需要一个磨子,并不是每家都有,只能相互借,张家用完李家用。张家有石磨,一开工,隔壁邻居就知道了。“张家妈妈,借给我们用用好吗?”邻居总得帮一帮。弄堂后的老太太开口借磨,不但答应借她东西,还帮她们端过去。
炸春卷、汆龙虾片“大补油水”
转眼就到小年夜了。这一天需准备年夜饭。张景岳是那时知青中的一员,他家有一只紫铜火锅,平时不用,放在阁楼上面,小年夜时取出来,擦干净。母亲还会让他到家对面的煤球店买钢炭。
小年夜里,上海人会做蛋饺、做肉圆。蛋饺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打蛋,往一个方向不停打。有时候,蛋饺做碎了,大人会说,“你们小孩吃掉它吧”。有时家里还会炒香瓜子,炒长生果,还会用黄沙一起炒,这样炒出来的干货不会焦。
改革开放以后,至少有十年时间。上海人叫做“大补油水的十年”,大家都喜欢吃油炸的东西。油是珍贵的资源,烧好的油要倒到搪瓷杯里面,循环利用。平常积着油,到过年的时候,终于可以“开油锅”了。一到开油锅,想好所有下锅的食物,一起摆在锅里炸:炸肉皮、走油肉,最后煎鱼。
油可以做许多美食,首先是炸春卷。年前就需买好春卷皮。老师傅像变魔术一样,一只手托着黏糊糊的面粉团,在平锅上熟练又灵巧地一转,一张春卷皮子就转好了,另一只手配合默契地把它从平锅上揭下来,在一旁摞成一摞。还有一样美食叫做“氽龙虾片”,龙虾片一放下去,变得特别大。小孩子一看到氽龙虾片,就立刻跑过来。还没收工,已经被他吃了好几片。
小年夜里,全家人聚在一起包汤团。汤团往往带有家乡特色。比如,宁波汤团小,像玻璃弹子一样大,但馅料精细,有猪油、黑洋酥、绵白糖。猪油汤团很讲究,猪油买来之后,去掉纤维组织,分成小块,再用绵白糖混好。
每家的汤团各不相同。庄幼娟是宁波人,隔壁邻居是本地人。宁波汤团裹得越小,说明你水平越高;本地人呢,圆子做得像乒乓球这样大。汤团还会做成咸的,馅料里有菜和肉。
“十全十美”年夜饭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上海是移民城市,各家年夜饭各有特点。吕仁德家里有个圆桌,叫做“圆台面”,平日折起来,过年时翻开。年夜饭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暖锅。炉子太旺了,拿个酒杯加点水,把它压压凉。里面再放线粉、黄芽菜、菠菜、蛋饺、肉圆……
不少人平时滴酒不沾,只有到大年三十晚上,会让孩子买点黄酒温一下,用锡壶倒一点喝。去买酒的时候,满弄堂都是菜香和酒香。
小朋友看到大人喝酒,会心生好奇。小孩会对父母说,“我也想吃一口”。大人平常不允许小孩尝酒,过年算是“开戒”,用筷子蘸蘸酒,让小孩尝尝味道。
如今,上海人过年习惯已改变,许多人把年夜饭摆进饭店。每天都吃得好,年夜饭也淡化了。不过,年夜饭“阖家团圆”的意义还在。年夜饭会点十个冷菜,再加十个热炒,意为“十全十美”。
从过年吃的东西的习俗里,能看出上海人对生活的热爱,在不那么富裕的年代,东西更要做得精细、美味,色香味俱全,这就是上海人特别会“做人家”的地方。如果有一天,自己动手“复刻”一桌上海传统的年夜饭,应该也会挺有意思的。
部分图片来自:申哥_大上海風情萬種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