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一半中国、一半新西兰的“基因”为银蕨带来未来
时讯
新民晚报 记者 张钰芸
2022-11-06 08:12
英文名:Simon Limmer
中文名:西蒙·林墨
国籍:新西兰
职业:新西兰银蕨农场 首席执行官
金句:一半中国、一半新西兰的“基因”成为连接产地和销地的最佳纽带
西蒙·林墨对中国很熟悉。从2002年第一次探访中国至今,他在20年间来过中国六七十次,从佳沛猕猴桃到银蕨农场的牛肉、羊肉和鹿肉,相继将新西兰的优质农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大市场牵手大农场,如今,作为新西兰银蕨农场的首席执行官,西蒙·林墨深感中新两国的互补性在银蕨农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拥有来自中国和新西兰的股东,为银蕨带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连续参展进博会,看好中国市场
银蕨农场是银蕨农场合作社和光明食品集团所属的上海梅林各自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2018年3月,西蒙·林墨走马上任,成为首席执行官,至今已有4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大概去过中国六七十次。”西蒙·林墨在加入银蕨农场之前,曾是新西兰佳沛的首席运营官。让一颗猕猴桃行销世界的佳沛自然很重视中国市场,而如今的银蕨农场也正怀着同样的雄心壮志。
“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新西兰两国的互补性,反映在了银蕨农场两家股东之间。”西蒙·林墨说,大约有16000名新西兰的农场主是银蕨的供应商,他们利用天然的牧草、雨水和土壤,生产出优质有营养的牛肉、羊肉和鹿肉。
而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市场,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品质也愈发挑剔。对于银蕨来说,这恰恰意味着市场机遇,而一半中国、一半新西兰的“基因”成为连接产地和销地的最佳纽带。“我们的两家股东,分别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拥有良好的张力,能帮助银蕨农场更好地发展。”
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银蕨农场连续5年参展,2018年和2019年,西蒙·林墨都从新西兰赶来,为自家的产品站台。进博会的展览规模之大、行业之全、企业之多令他印象深刻。而正是在2018年,中国成为银蕨农场公司最大的国际市场。
过去3年,西蒙·林墨因为疫情无法参会,但有关进博会的消息他从不会遗漏。“我知道,进博会始终在进行中。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将全球企业聚集在一起,并为他们提供进入利润可观的中国市场的途径,这是多么重要。 ”
足迹遍布中国,最爱上海美食
“我对中国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在一次次探访中国的过程中,西蒙·林墨逐渐了解中国,更感受到了“中国速度”。
2002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首站是北京。“当时北京大概建成了两条环路,一两年后就有了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而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变化也让他记忆犹新,摩天大楼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构成了上海的天际线。
“在商界也是如此。中国企业的决策速度非常快,他们对机会的渴望以及追寻机会的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战略性思考和快速的行动能力,可以用来定义中国的企业文化。”
除了一线城市,西蒙·林墨的足迹还遍布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以及其他很多地区,这些旅程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文化和食物,也让西蒙·林墨结识到了更多中国伙伴。
“在十几二十年前,对于很多新西兰人来说,中国像是一个谜。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伙伴,我们和中国更相近了。”
西蒙·林墨说,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是上海。“我很喜欢去上海出差,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气息。最重要的是,上海的食物太好吃了!”他说,白天举行商务会议,晚上在放松一点的氛围中分享美食佳肴,继续畅谈,绝对是行程中的亮点。
银蕨农场公司的总部位于但尼丁,这颗“南半球上的明珠”和上海成为姐妹城市已有27年。“深厚的友谊推动着两市不断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身处但尼丁的西蒙·林墨说,“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在上海的好朋友了,真的很想念你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握手, 能够一起吃顿饭,一起喝杯酒,好好地聊一聊。 祝我们在上海的所有朋友万事如意”。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