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发布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云
2020-07-11 14:44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在沪发布《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报告以“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变局与中国经济”为主题,分析了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即期特征与主要风险,并为疫后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破解之道与具体应对给出建议。
发布会以“现场会议+云端会议”形式进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组总负责人田国强教授,首席专家黄晓东教授分别对报告作总体介绍和具体解读。
年中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的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经济呈修复企稳态势,但仍受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拖累。同时,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影响,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报告建议,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课题组一如既往地充分重视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对不同情景下的经济走势、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治理,有如下主要结果和观点。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2020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1.2%,CPI增长2.9%,PPI增长-2.2%,GDP平减指数增长1.0%,消费增长-0.7%,投资增长1.7%,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9.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7.05附近双向波动。考虑到中国及其他国家疫情发展情况、基础建设及制造业投资回暖、消费补贴政策拉动内需、贸易摩擦升级、自然灾害等因素,课题组还作出了7种不同情景分析。
基于结构模型进行政策模拟,课题组表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产出促进作用的逆周期性与在疫情期间不同的刺激效果对制定宏观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面临较大压力并且亟待复苏,因此宏观政策应当发力。但是,最优的经济政策规则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要求财政政策分担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应该更多关注结构性问题,更加重视对民营企业的帮扶。
课题组指出,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其后果超过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甚至超过上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大萧条。更严重的是,疫情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断裂带,将严重影响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世界格局和秩序,疫后将更为明显。的确如此,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将决定世界走向,而中国和美国分别和共同作出的战略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格局和未来。课题组强调,中国要解决外部的危机和内部的挑战,应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加以应对,关键是要根据国家发展与治理三要素进行综合改革:一是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建立健全更为广纳式的包容性市场经济制度;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将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用到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避免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有效弥补市场和社会的失灵;三是加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
课题组对中国如何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应对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在经济关系上要形成更广泛的自由贸易统一战线,为此要避免过度强调和宣扬政府主导,应凭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加快推进中欧、中英、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主要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积极探讨加入CPTPP的可行性。面对疫情给资本安全、供应链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不能因此走向封闭,在加强国内循环的同时,国际循环绝不能丢,应进一步推动向世界经济体系趋同的对外开放,大力减少市场壁垒,以公平竞争、共同利益和共享价值观来凝聚自由贸易的同盟军,确保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安全。同时,要以开放倒逼国内市场化改革深化和营商环境优化,以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原则进行体制性、结构性改革,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增强经济制度的包容性。
第二,在政治关系上应把握新冠疫情全球协同治理的时机,积极争取各国对中国的政治支持,同时尽量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避免将中美经贸摩擦扩散到以意识形态作为典型特征的冷战中去。中国需要寻找不同国家利益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增加社会的包容性和透明度,以此增加相互信任感,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仅要与非洲国家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联系,更要衔接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形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以及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需要继续坚持和运用。在世界抗疫的艰难时刻,中国不容回避大国责任,应采取无差别救死扶伤政策提供国际支援防控。
第三,在国际关系上中国需要避免多线作战,要处理好有所作为和韬光养晦的辩证关系,不轻易抛弃存异求同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尤其在对外宣传中,既要传播中国好的一面,也要客观展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不足。中国当前最急迫的依然应该是解决国家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包括国富民穷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来为中国解决发展问题创造时间和空间。同时,中国要通过加强对话来让其他国家准确了解中国的国家意图,尤其要加强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沟通,避免出现战略误判、战术失当。
报告发布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邹平座,分别作了题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不搞大水漫灌——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解》和《科技革命与价值函数》的主旨报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云 编辑:佩佩)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