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视频|印度”自嗨”后”甩脸”中国 就是见不得中巴友谊好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浦润民
2017-09-14 16:08
最近,印度网民和媒体又炸开锅了。
这次激起印度网民强烈反应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似乎并没有按照印度想象的逐渐趋冷,反而越走越近。
早前金砖峰会结束时发表的《厦门宣言》里,曾点名批评了巴基斯坦境内的三个组织——哈卡尼网络、虔诚军、穆罕默德军——为恐怖组织。
对于《厦门宣言》中发表这样批评巴基斯坦反恐不力的内容,印度媒体上演“狂欢”,称之为“印度外交的胜利”。
但就在本月8日,中国外长王毅与巴外长阿西夫的会面中,王毅又表示,巴基斯坦一直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更是国际反恐合作重要参与者,巴政府和人民为反恐事业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民族牺牲有目共睹,国际社会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这回,印度媒体懵了,开始集体指责中国“180度掉头”。
为什么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正常的友好邦交会让印度网民和媒体大动肝火?
军事评论员王强认为,印度媒体和网民从一开始的“狂欢”起,就自作多情了。
2017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在整个反恐框架协议以及整个上合组织体系内,成员国都是平等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也不例外。因此,《厦门宣言》里并非单单点名巴基斯坦,对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内的恐怖组织都有提及,是一份客观的宣言,绝非针对某国。
此外,在《厦门宣言》中被点名的三个组织在巴基斯坦境内本就属于非法,巴基斯坦政府也致力于对其进行打击。这些组织被点名并非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针对这些组织本身的恐怖暴力行为。
王强分析,印度媒体和网民对此后中国所谓的“态度转变”完全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平等关系抛之脑后。造成的这样的情绪化原因,可能还是与此前中印两国在洞朗的对峙有直接的关系。
王强认为,印度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一直有一些不良的民族情绪。从60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印冲突的历史延续性,在印度很多人心里种下了一些不应当有的仇恨或者偏见的种子。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实行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互相点赞,这在巴基斯坦和看起来,就有点超出于它的情感接受范围了。
特别是前一段时间的这事对峙之后,印度总感觉它可能在边境对峙当中占了一定小便宜,所以在厦门峰会上,印度网民和媒体就会有意识地把某些“成果”进行放大化处理,以激励本国的民族自豪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张耀则认为,印度网民如此情绪化的原因在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本就是宿敌。因此,当中巴关系走近时,印度自然就看不下去了。
印巴两国在领土问题上有几十年的冲突。自从两国独立以来,边境战火就不断,目前一共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边境冲突更是不计其数。所以任何对印巴两国来讲,凡是支持你的,就是反对我的,几乎没有共同的朋友。
因此,张耀分析,客观地讲,中国和巴基斯坦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印度就认为这是中国对其的威胁。但反过来,如果某国向印度出售武器或者和印度加强安全联系,巴基斯坦也自然会认为该国对它是危险的。
由此一来,印度网民的反应如此情绪化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国外网民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态度,我们需要关心和关注。不过更主要的,是去引导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千万不要煽风点火,更不要把网民的反应全然视作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反应。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浦润民 实习编辑:蔡悦扬)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