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视频 | 麦卡锡上任是美国人的噩梦?共和党还能干点啥?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2023-01-13 17:16

1月7日深夜,共和党人麦卡锡终于敲响小木槌,成功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


当选的过程,大家也都知道了。选了四天,投了15轮,党内乱斗,激烈互掐,最后靠着特朗普的助攻,才算勉强选上。过程之曲折,可谓百年未见。


通常来说,选议长是这一届众议院的工作当中,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程序。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儿,对麦卡锡来说这么难呢?分裂了的共和党,未来又能干点啥呢?


选举“僵局”背后的权力斗争


不少媒体提起1855年到1856年的那次选举,众议院花了近两个月,投了133轮,才选出第34届众议长。


如果这么比,如今的15轮,远比不上当年的政治分裂程度。但区别在于,当时的争斗,是基于一个重要的政策差异——奴隶制的存废。大家也许知道,在5年后,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


而今天的15轮,并不是基于政策,而是关于权力的争夺。


麦卡锡当选需要218票,共和党一共只有222席,也就是说丢了5票,麦卡锡就“没戏”了。


而共和党内分歧严重,不以“大局为重”的极端保守派,高达20位。他们的票,就需要麦卡锡一个一个地去争取。


在这个过程当中,反对的“价值”就会被不断放大,越是“难搞”,获益就越大,特别是最后几个不肯“同意”的议员的议价地位会迅速提升。这就是一个极限博弈的过程。


偏偏麦卡锡这个人,没什么立法成就,而是善于搞关系,在党内各派“横跳”。因此,他不出意料地被“拿捏”了。


为了当选,麦卡锡做出的重大让步:只要有一个议员提议,就可以发起罢免众议长的投票。豪不夸张地说,这一妥协,会让麦卡锡未来的每一天如坐针毡,随时担心被搞下台。今天每多拿一票,明天就多一份掣肘。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权力的“投降”!而“投降”换来的胜利,是真正的胜利吗?


麦卡锡以后还能干点啥?他未来在党内谈判的时候,不得好好掂量掂量是政策重要,还是自己的位子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多大的斗争意愿呢?


而摆不平党内,又会进一步限制他和民主党人谈判的能力。什么样的法案既能在分裂的众议院通过,又不会被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否决呢?对于一个申请了15次才拿到职位的人来说,未来的工作非常难做。


更重要的是,这场斗争不仅仅影响麦卡锡本人,也是政党政治和国家治理的试金石。


《纽约时报》评论说,政治,是一项团队运动,它需要队长。但今天的共和党人根本不是一个团队,也没有队长,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失败。


当然,“失败”的局面不是突然出现的。当党派为了胜选,吸纳反建制力量时,“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反建制力量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当特朗普否认败选时,共和党只能保持沉默;面对今天的15轮互撕,共和党也无能为力。如此种种,助长了党内分裂,和所谓的“极右翼”崛起。


而且党内功能失调的问题不会停留在党内,而会进一步影响国会职能的发挥,反映到国家治理层面。在一个“弱势”议长的领导下,美国未来恐怕只会更加极化,和碎片化。


新一届国会的四大看点


那么,麦卡锡上任后,具体有哪些看点呢,我们也稍微盘一盘。


首先,麦卡锡能在议长的位置上撑多久?


选举之后,有议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打趣地说,我觉得“明天”就能发起罢免动议。


鉴于民主党有212票,那么只需要几个“反水”的共和党人,这项动议,就能通过。


所以,问题恐怕不在于罢免会不会发生,而在于罢免多快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麦卡锡为了保住议长的位置,又愿意做什么?今天的胜利会不会让明天的他更加难堪呢?两年的任期,他能做满吗?


由此,也带来第二大看点,麦卡锡在什么时间点,最有可能陷入困境?


我想,应该就是今年夏季,美国触及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时候。


过去,共和党人频频用债务上限问题威胁民主党,要求民主党同意削减开支,否则就面临政府停摆。当选后,麦卡锡也承诺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停止不断上升的债务。其实设定债务上限,是为了让政府检视开支情况,加强财政自律。但过去几十年来,每当达到债务上限的时候,美国就做出修改,通常是上调,以满足政府所作出的支出承诺。


所以,一场“恶战”已经不可避免地摆在眼前。届时,两党有可能长期对峙,甚至动摇全球经济。


此外,还有乌克兰的问题。


在援乌问题上,麦卡锡和拜登政府的意见不太一致,去年10月,他公开说过,不愿意再为乌克兰开“空头支票”。当然,共和党内部也不统一,有人坚决挺乌,也有人一毛也不想拔。


大家回想一下去年的400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众院当时有57人反对,参院有11人反对,全部来自于共和党。所以,援不援乌,怎么援乌,也是未来的一场好戏。


最后,就是麦卡锡怎么还特朗普的大人情?


投票死活不过的时候,是特朗普帮助说服了党内的“反对派”。镜头捕捉到了当时的手机通话界面,屏幕显示DT两个字母,也就是唐纳德.特朗普的缩写。


其实,麦卡锡与特朗普的关系挺微妙的。在“国会山事件”之后,麦卡锡先是要求特朗普对此负责,但眼看特朗普人气不减,又迅速调转枪头,登门给特朗普“赔罪”。


所以,麦卡锡怎么还这个人情呢?是阻止对国会山事件的调查呢?还是会积极推进一些针对拜登的调查呢?


总之啊,真是没想到,在拜登成了“跛脚总统”之后,美国又出了个了“跛脚议长”,美国国会未来怎么斗?就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编辑:金礼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