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心]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谈三季宏观经济亮点
时讯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10-28 15:00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从四季度乃至明年来看,我国宏观调控面临怎样的内外部环境?还需要重点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入手?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经济日报记者:对于三季度的宏观数据您如何评价?其中有哪些亮点?
连平: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一是结构调整效果有所显现,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0%,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二是投资止跌企稳,在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加快增长的同时,延续多年的制造业投资下跌趋势出现见底企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上升。三是工业生产回稳,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去年下半年状况,工业企业效益改善,有助于生产复苏和投资增长。四是近期多项经济指标回升向好,PPI同比回正,延续54个月的工业通缩状态基本结束;用电量上升;非制造业PMI连续7个月高于53%,服务业和建筑业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日报记者:从四季度乃至明年来看,您认为我国宏观调控面临怎样的内外部环境?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连平:一是全球市场需求疲弱状态难以根本性改观。过去几年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速缓慢,今年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二是民间投资能否有所改善。目前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方面积极因素的支持下,民间投资未来有望走稳。PPP项目大规模开展,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范围和规模都有扩大,项目投资额已达数万亿,对提振民间投资有积极作用。同时,产能过剩治理初显成效,民间投资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都将得到提升;外需环境缓慢回暖,可能拉动出口型企业生产和投资企稳。
三是房地产投资能否保持平稳增长。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仍然难以替代,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不但对民众生活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对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在去库存阶段,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受到限制,新开工规模难有较大提升,制约投资上拉动力。随着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一、二线楼市可能呈现量缩价稳的走势,未来也可能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
经济日报记者:针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宏观调控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力?
连平: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措施能否顺利推进,是左右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针对当前复杂的挑战和结构性难题,需要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应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力度,在加大基建投资的同时,要实施多方面稳增长政策。投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民间投资,应更多地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等问题的同时,应深化市场化改革,营造不同投资主体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为民间资本创造更好的投资空间。在充分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和消费增长,加大对现代服务业政策支持力度,推出更多助推经济结构转型的项目。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