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视频 | 视频丨它不是保护建筑,但是所有人都说“不能拆”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会杰 洪焕铨

2017-11-02 18:04

当这一代人不再是只考虑生计, 而是开始讨论 音乐与创意 艺术与烤串 丰满与骨感时, 这座城市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这是浦江东岸一排高达48米的巨大筒状建筑,水泥质地的灰色,是工业时代的印记。




民生码头,曾经的远东第一码头,曾经亚洲最大的粮仓。 这座8万吨容量的粮仓,因为其圆圆的筒状外形,人们亲切地称它“筒仓”。虽然建成至今只有22年,但“筒仓”曾在城市的粮食收运体系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独一无二、且不可能再出现的建筑形态,在建筑师和研究者眼中,就成了无价之宝。




终于,“筒仓”逃过了被拆除改建的命运,经过4年的精心改造,它华丽转身成为空间艺术展览馆,与贯通中的滨江东岸融为一体。 改造过程中为保留工业时代的刚硬之美和拙朴气息,设计师柳亦春不但保留了“筒仓”的原貌,连内部的基础结构都“修旧如旧”。



在展厅1楼,30多个粮仓的锥形料斗,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展出空间。悬垂元素的装置设计强化了锥体的工业感,放置其下的展品自然而然成为视觉的焦点,给参观者带来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既犹如埃及神庙般的神秘,又似热气球发射场般的新奇。





改建的另一大亮点是位于“筒仓”靠江一侧的外挂式围廊。设计师在10个巨大筒仓在外立面搭建了一组外挂自动扶梯。这组扶梯围廊不仅连通了“筒仓”的底层和顶层,也利用全透明玻璃,将“筒仓”和黄浦江的风景连接在了一起。即便在阴天,你都会被两岸层次丰富的建筑和风光惊艳到。置身如此绮丽的风景中,你才会明白“筒仓”存在的价值,是任何新建筑都无法取代的。





朱维义是“筒仓”投入使用时的第一批工人,作为生产队长的他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0年。如今已经退休的他作为第一批观众,走进改造一新的“筒仓”。走过熟悉的工位,细数当年的料斗、传送带、鼓风机,墙面上甚至还留着当年随稻谷一同粘上筒壁的谷壳和泥土。一切是那么熟悉,却又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工业建筑过去是为生产的,现在是为享受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会杰 洪焕铨 实习编辑:陈冬 )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