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航天正全力打造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火箭运载成本可降三成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汤铭

2017-11-17 12:0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正在全力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经前期论证,已经明确了未来发展“路线图”,目前正在按计划逐步推进。



由进入空间能力发展至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进出空间的能力,是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而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火箭运载能力,降低发射成本,是商业航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横空出世,给全世界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SpaceX公司猎鹰九号火箭数次实现回收,并将回收的一级火箭再次使用,业界惊呼,廉价商业航天的时代已经走来。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专家徐大富透露,早在2003年,上海航天就将视线投向重复使用运载器,并开展了专项课题预先研究,经过前期多轮论证迭代优化,我们已经逐步明确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难点,而且确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2011年,上海航天决定采用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方案,这在国内属于首创。根据“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基于航天技术基础和整体研究规划,第一步,将先在现役火箭上进行关键技术搭载试验,既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先期验证,又可解决当前比较迫切的运载火箭残骸的落区安全问题。据透露,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计划在2019年利用长征四号乙火箭验证一子级栅格舵控制落区的技术,预计可将火箭残骸散落范围缩小至现在的15%。此后,    2020年在长征六号上验证箭体垂直回收技术,通过飞行试验确保精确返回飞行控制与安全着陆技术的可靠性。



第二步,上海航天团队将研制全新的甲烷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进行大系统全流程飞行试验,全面验证子级回收与检测维护复用的关键技术。据徐大富透露,与航天飞机的带翼外形、水平返回方案不同,目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重复运载器方案首选火箭外形、液氧甲烷发动机为动力的垂直起降方案,重复使用次数超过20次,将使我国目前火箭运载成本降低30%以上。


目前,垂直起降火箭尚处于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工程化应用将在“十五五”以后。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