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广东篇】粤经济新变化发出强烈信号 民间投资强劲上扬标志经济转型步入“发力期”
时讯
新华社
2016-08-12 18:11
生产线革命:
传统制造业“脱胎换骨”
投资2000万元进行自动化升级,年产值从六七千万元提升到1亿元,这是广东鸿美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改造的“成绩单”。
这家生产家电进排水管的企业曾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为美的、格力等企业做配套。记者在其位于广东江门的工厂看到,原料进料、挤出成型、成品切割等一系列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流程,一些机械臂正在加紧调试应用到生产线上。
董事长厉晓晓告诉记者:“过去靠人工把管子一根一根拿出来再放到下一台机器上,现在用机械臂减少了人力成本,效率提高了一倍,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价格也更有优势了。”
记者在广东各地调研时发现,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靠大规模低廉劳动力生产的模式已经不能为继,这是广东一些传统领域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原因,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是这一轮投资的重要特征。
此外,一些企业在“一招鲜吃遍天”的基础上,以自主创新、投资并购等方式加大“补链强链”力度,谋求更高层次对行业及产业链的引领。
佛山高力威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玻璃磨边设备制造商,过去主要的利润来自于生产单机或多台机器组合的玻璃磨边设备。公司负责人陆思远介绍,在广东省科技资金扶持下,总投资2000万元的中空玻璃自动化生产线已研发成功,还将继续投资1000万元研发玻璃智能仓储系统,从而使产业链大幅度延伸。
广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官维平介绍,2015年广东省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明确以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工业技术改造2931.5亿元,工业投资完成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8%,是10年来广东省工业投资最高的增速。
新领域:企业家眼里“遍地黄金”
在走访中,不少企业家反映,以前是大规模生产,靠物美价廉“勤劳致富”,而现在企业赚钱更多的要靠知识、靠创新,在有眼光、有能力的企业家眼里,当前的市场仍是“遍地黄金”。
生产电子变压器的江门智尊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看准国内数控刀具的市场空白,投资3000万元进入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公司总经理查正华说,国内低端品牌的工业用刀具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刀具大部分依靠进口。目前,投产仅1年的数控刀具生产线1个月就有上百万元的利润,预计今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一些崭新的领域正带来强劲的投资动力,瞄准新兴领域的跨界投资正在成为新的蓝海。
数据显示,广东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相关行业投资增长较快。2015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36.3%、53.5%、42.2%,均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快20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1-5月,上述三个产业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1.4%、30%、37%。
新平台:用好政府的钱撬动民间的钱
民间投资逆势上扬显示广东经济转型站在了新的发展平台和起跳点上。不少企业家认为,新一轮的投资周期与此前规模化扩张不同,而以科技创新、技术提升为特征,更需要政府与时俱进加大引领。
201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三份清单为企业“松绑”。政府对投资负面清单之外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承诺准入和告知性备案管理。据广东省发改委统计,备案项目占全部企业投资项目比例已从2011年的60%提高至目前的90%左右。
记者调研发现,广东各级政府普遍把民营企业当作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千方百计保障民间投资同等参与机会,从省到市经常组织各类促进民间投资的活动。在2016年广东省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会上,69个投资项目共吸引民间资本1328亿元,涵盖交通市政、环保水利、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综合开发等重点领域。
在不少地市,招商的重点正从面向外商到面向内资,特别是民营企业转变。如2015年江门市引进内资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49个,投资额达207.35亿元,涉及教育装备、大健康、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行业。
“用好政府的钱,撬动民间的钱”。针对企业融资问题,广东在各地市分别建立了1-2家政府主导的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更是直接减少了贷款机构的后顾之忧。
在佛山,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补偿和引导制度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燃眉之急。3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银行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183户科技型企业已累计获得贷款授信14.28亿元。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