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中塞关系正处历史最好时期
时讯
央广新闻
2016-06-18 00:45
贝尔格莱德,现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克河交汇处,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被称为“巴尔干鈅”。天然的优势让贝尔格莱德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是这座城市绕不开的主题之一,给贝尔格莱德抹上了悲情色彩。据记载,贝尔格莱德经历了40次战火,因而又被称为“历经40次战火而不毁灭的名城”。
一座城市,两副面貌
仅仅在二战期间,贝尔格莱德就遭遇了两次大轰炸,令这座城市三分之一的建筑变成了废墟。战争的结果是,贝尔格莱德历史上几经易主。它先后被罗马帝国、匈牙利王国、奥斯曼帝国等占领,此后又经历了南斯拉夫王国和红色政权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代。贝尔格莱德就这样一直重复着“被毁——重建——被毁——重建”的旋律。城市建筑是会说话的历史,贝尔格莱德街头不同风格的建筑告诉人们它所经历的一切。
市中心的共和广场伫立着塞尔维亚大公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铜像,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解放出来的“民族英雄”。该铜像建造于1882年。
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了解这个历经沧桑国家最好的地方。
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门口长串的演出剧目名单透露出塞尔维亚人骨子里的文艺气质。
从广场往西沿着斯卡达利亚步行街闲逛,随时瞥见这条充满万种风情街道的街头美景。
人们喜欢坐在街道上,边喝咖啡边欣赏街景。散布于这条步行街,你还能随时遇到一位“小伙伴”。
喏,就是它!时而与人同行,时而闲庭信步,时而栖息在铜像顶端,摆出一副“君临天下”之势。
短短的一条步行街上不乏中国元素,光中餐馆就有三家以上。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中餐馆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并不显得那么突兀。
6月16号,“塞尔维亚中国电影周”在贝尔格莱德步行街上的这家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开幕。在之后的一周内,将有6部国内电影在塞尔维亚展映,分别是:《破风》、《大唐玄奘》、《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滚蛋吧!肿瘤君》、《美人鱼》、《小城记忆》。
走到步行街的尽头,便来到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流处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城堡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仍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当年易守难攻的城堡,已经成为贝尔格莱德城史的最好见证。
如今,这里的公园变成贝尔格莱德市民的休闲场所。傍晚时分,一家人来此嬉戏、散步、乘凉,硝烟远去,岁月静好,仿佛这里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条萨瓦河将贝尔格莱德分成老城区、新城区两部分。隔着一条河,两边的建筑便迥然不同。河西的新城建筑多起于南联盟时期,现代化特色鲜明。
球迷一定不会忘了前南斯拉夫时代辉煌一时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如今,贝尔格莱德红星队辉煌虽已不在,但爱运动的基因烙印在贝尔格莱德人身上。这座贝尔格莱德最大的体育场是集足球、篮球、网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体育场。
当年的球星风光已逝,塞尔维亚现今仍有大名鼎鼎的球星——德约科维奇,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不看比赛见不着他,不如来他的饭店吃一顿吧。
门脸低调,内室小资。
至于菜品嘛,典型的西式风味,并没有看出太多塞尔维亚特色。看来混迹于世界体坛的小德还是想与世界接轨。
一白一黑 两种生活
难以想象,这座饱经风霜的城市夜生活却相当丰富,曾经被评为全世界夜生活最热闹的城市。这一点也从当地人的口中得到印证。贝尔格莱德市民说,他们真正的生活从傍晚开始。当夕阳垂暮,城市开始暗潮涌动,各式酒吧逐渐人声鼎沸。市民说,到了晚上,多瑙河和萨瓦河畔的小船都会变成临时酒吧。临河而酌,别有一番风味。
一段历史 两国铭记
说到贝尔格莱德就不得不提到一段与中国交织的历史。科索沃战争时期,1999年5月7号,北约的三枚炸弹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牺牲。现在,被轰炸的使馆已被夷为平地,塞尔维亚政府竖立起一座纪念牌,上面用塞文和中文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
再过几年,由中国山东高速集团承建的一座中国文化中心将在这片土地拔地而起,曾经致力于维护中塞友谊的土地将继续为增进中塞友谊发挥热度。
酒吧门口聊天甚欢的小伙、街边小巷耳鬓厮磨的情侣、大学公园探讨学业的莘莘学子,似乎让人忘了这里曾经的战火,然而,小店旁佝偻抽烟的大妈、马路边漠然的卖花商贩、垃圾堆里读报的老人,又似乎在提醒人们,这座城市的伤痛仍在……
专访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
就在习主席访问前夕,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接受了中国之声记者朱敏的独家专访。
米兰大使表示,中塞关系正处历史最好时期,中塞经济、人文仍有巨大合作空间,习近平此访将把中塞关系推向新高。
米兰大使表示,中塞两国有着传统的友谊,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紧密,足以说明两国正处历史最好时期。
米兰大使接受中国之声记者朱敏的独家专访
米兰大使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2014年接任塞尔维亚驻华大使之前,米兰·巴切维奇担任塞尔维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国土规划部部长,曾多次到访中国。他对中国的发展惊叹不已,“从我第一次到访中国开始,就对中国印象深刻。我是一个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迷。我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刮目相看。塞尔维亚也应该跟中国学习。我现在很享受在中国的每一天。我相信中国梦、以及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会实现。”
2014年10月,米兰·巴切维奇新任驻华大使时,曾与习近平主席探讨中塞关系,并提到要提升两国关系、深化两国合作。
履职一年多,米兰·巴切维奇对发展两国关系有了更多想法。他认为,中塞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如今,中国不少企业积极加入塞尔维亚的建设。比如:泽蒙博尔察大桥、匈塞铁路、中国企业收购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厂,参与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建设,我们在这些项目上都有很好的合作。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们在很多领域还有合作机会。比如:金属、制药领域、农业领域、矿产领域等。这些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私有化、以及创立产业园区等形式展开合作。”
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米兰·巴切维奇称之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倡议。
在他眼里,这个倡议不仅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一条“和平与爱之路”,“‘一带一路’倡议让沿途所有国家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沿途国家都能受益。塞尔维亚地处‘一带一路’战略要地。这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尤其在发展公路、铁路和内陆水路建设上,这些项目对中国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太大的项目,但对塞尔维亚是大项目。所以我们真诚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能参与这些项目。”
说起文化交流,米兰大使原本倚靠着沙发的身体突然前倾,情绪高涨。他表示,在中国当大使期间发现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对塞尔维亚的文化和历史了解不多。
米兰急于想让中国人民多了解塞尔维亚。米兰大使向记者讲述了一连串的中塞体育文艺合作构想,“很多中国人应该知道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叫尼古拉·特斯拉,交流电的发明者。他其实是塞尔维亚人。我们计划用中文出一版介绍塞尔维亚文化遗产和名人的书籍,希望中国人多多了解我们。说到体育方面,塞尔维亚的足球、篮球、水球都不错,可以帮助中国,同样的,中国体育方面的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以教我们。电影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合作空间,可以互派剧团、歌剧演出团队等。 ”
前不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瓦尔特”,塞尔维亚影星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去世,中塞两国人民同感悲痛。米兰表示,巴塔的去世是中塞两国的损失,但是塞尔维亚仍然有中国人民熟知的德约科维奇、米卢等,他们是中塞两国最好的“文化大使”。
对于习近平主席的到访,米兰·巴切维奇说,“习主席此次访问将是过去32年来中国元首对塞尔维亚的首次访问,塞尔维亚对此十分重视。习主席的访问对中塞关系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此访两国将发表联合声明,提升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我完全相信习主席此访将对两国在所有领域的合作产生积极作用。 ”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