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米道“一只鼎”额腌笃鲜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3-23 17:09

有一些食物,除了吃这一方面以外,还带着人们的回忆、感情在里面。


南方有南方的食物,北方有北方的食物,这倒并不是说划了一条分界线,在吃的东西上加以限制,而是因为本身地理位置的不同,方便取得的食材不一样,加上日积月累的习惯,以及人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感情,通过食物都表现了出来。



加蛋饺的腌笃鲜



南方的小天有自己的腌笃鲜食谱,他准备了这几样食材:


1.笋。冬笋、春笋都用过,看什么时候做,能买到什么。
2.一个iPhone6那么大的、两倍厚的五花肉。
3.过年最常见的咸肉,使用得当会很鲜美。
4.葱姜少许。为防止葱散在汤里,可以打个结,生姜拍扁。
5.蛋饺和百叶。依据喜好和心情来定。



以前妈妈做,是用蹄髈来炖,不过现在对健身颇有心得的小天觉得,蹄髈的热量有点高,所以他改用了五花肉。



做这道菜的时候,他把五花肉揉一揉、拍一拍,说是给肉“按摩”一下,然后切成小块,过沸水盛出。



咸肉是过了水以后切成丁。然后再烧一锅水,把五花肉、咸肉、笋、葱姜依次放入,一起煮,大火煮开后,中小火再炖大约1小时。



他爱吃蛋饺,所以汤煮好以后,会放一些蛋饺和百叶进去。然后就完成了。



对于小天的这道菜谱,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这“不正宗”,挑出了不少毛病:


咸肉应该是用咸腿肉;

鲜肉和咸肉怎么能一起下锅,咸肉要快起锅的时候才放下去;

上海人做汤是没有葱姜的;

百叶要汆过水,而且不能煮到七八分钟,那时候汤里的肉都柴了;

腌笃鲜里怎么会有蛋饺!



被浓郁鲜味浸透的百叶结甚至比肉本身更美味



再来看看一个吴江人关于腌笃鲜的回忆——


爱这道菜,一是江南人对春天敏感,过了一整个屯油脂的冬天,急待有些清爽的东西吃,于是见了鲜笋就两眼放光;


二是腌笃鲜里荤素兼备而且有汤,随便加个凉菜就够一家人下饭;


三是做起来不难,手艺好的可以有诸多讲究,手艺没把握些的也不会做得难吃。



咸肉、鲜肉加上饱满水灵的春笋,大火煮开,小火慢笃,最后放入百叶结。


吸收了油脂的笋块愈加细腻光洁,被浓郁鲜味浸透的百叶结甚至比肉本身更美味,让人吃起来直呼“鲜掉眉毛”。



而对于咸肉、咸蹄髈、咸鸡这几样咸货的比较,吴江人是这么说的:


咸肉烧出来的汤最清澈,汤头透明中带一点雾白,肉不能太精,必须带点肥;


咸蹄髈烧出来的汤,更加肥厚,部分蹄髈的脂肪融化在汤里,喝完汤如果不擦嘴,嘴唇就会黏嗒嗒;


腌笃鲜已经很鲜美了,如果换上鸡,鲜味是没话说,但在一锅汤中就打破了平衡,而且,还会有竹笋的清香存在的余地吗?


咸蹄髈


虽然汤里看上去肉占了多数,但笋是一个不容置疑呼声最高的存在。



小辰光家里节约,不像现在只留嫩头,竹笋根很老的部位也会切了放进汤里。吃到老的部位嚼嚼吐掉。最上头细细尖尖的最嫩,一般爸妈都会让给小孩吃。


重点是用腌的去炖鲜的



被称为“奚妈”的严裘丽是上海人,嫁到了台湾,曾为蒋介石烹饪过江浙菜。在她的一本《蒋公狮子头》里,讲的全是大家熟知菜名的上海美食,其中关于腌笃鲜是这样描述的——


对我而言,腌笃鲜有点像是西方人感冒时喝的治病鸡汤。只是我不论有没有感冒,常常想喝上一盅腌笃鲜。它除了是我们上海人的家乡汤,也是我想念的妈妈味道。



1. 用料

腌笃鲜就是以腌的去炖鲜的,发音也很妙,叫作“伊都喜”(上海话读音)——腌的有家乡肉与火腿,鲜的有鲜嫩猪排、鸡腿或小蹄髈与冬笋。小蹄骸最好用肉少骨大的前蹄,以贡献胶质。有些人怕尿酸高,那么可以将猪小排改为土鸡腿。总之,只要掌握重点是用腌的去炖鲜的,那就对了。


2. 做法

家乡肉、火腿要汆水,猪排、小蹄汆烫后要再冲洗,竹笋不可以事先煮熟冰着再来下锅,要当日采收的带壳鲜笋。好的腌笃鲜,鲜笋炖煮后是象牙的净白;腌笃鲜里有火腿与家乡肉,汤色是奶白的,但却不会上面浮着黄油倒人胃口;青菜是碧绿的,不可以萎黄。


3.汤头

至于是不是得用高汤来炖,我倒是建议无所谓,反正这些材料炖煮出来已经是很鲜美的高汤了。倘若要用高汤,那要留意,高汤里头就别再放火腿,用纯清鸡汤即可。还有,煮的时候必须不停捞除浮油,尽量让汤维持清澈。有的腌笃鲜不放猪小排或鸡腿,放的是五花肉,这却是万万不可取的。

奚妈这道菜谱里,有“可”有“不可”,而最后一句话却是用万分紧要的口气讲:五花肉万万不可。在这道看起来阵容豪华的菜谱里,有百叶结、金华火腿、带肉上好小排、鸡腿、干贝、冬菇、葱姜、绍兴酒,起锅前下一到两棵青江菜,增添一点绿意。


理科版菜谱来袭



好了,从上述那些意见里,已经能看出其实对于“腌笃鲜”这道菜,人们的分歧还是不少的。


到底能放些什么东西在里面?
鲜肉、咸肉,分别是什么肉?蹄髈?咸五花肉?咸鸡?(傻傻分不清楚了)
春笋还是冬笋?
百叶?百叶结?蛋饺能不能放?
煮到多少火候汤才好喝?
锅也有讲究?砂锅或土灶木锅盖尤佳?



改良的、传统的、“不正宗”的做法都看过了,知乎上一位网友“无不散席”的回答画风突变,演绎了一个理科版腌笃鲜菜谱——


腌笃鲜应当怎样做最好?


一些美食写手和厨师,将“腌笃鲜”的名称、内容和做法都限定得非常死,比如一定要用鲜肉和咸肉;一定要用春笋不要用冬笋;一定要汤汁浓白等等。并且言之凿凿。其实这都是不了解汤品呈鲜的科学原理,以及这道菜肴的发展历史,才导致的种种讹传。


汤的鲜味是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鲜味物质所致


鲜味物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和有机酸类。而核苷酸类主要呈鲜物质是,肌苷酸与鸟苷酸。


其中肌苷酸是畜、禽、鱼肉中的主要鲜味化合物,对汤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鸟苷酸则主要存在于植物性原料。


所以在制作汤类菜肴时,可将富含肌苷酸的动物性原料与富含鸟苷酸的植物性原料混合在一起进行炖、煨,利用这些原料中不同的鲜味物质之间所发生的鲜味相乘作用,来提高汤品的鲜度。


中餐中多常见于春夏之际的腌笃鲜,能够很好地体现这种搭配的思路。



无论哪种笋趁鲜吃才是关键


通常可以看到笋子说、百叶结说、莴笋说,而笋又分冬笋派和春笋派,其实无论哪种笋都是因为富含谷氨酸、天门冬氦酸和大量供生长所需的糖类物质才呈现出—种鲜甜的味道。


这些物质在竹笋采收后都会迅速下降,所以趁鲜吃才是关键,否则只能算“安慰剂”了。



前人在配伍上比现在的更为通透,充分发挥了味的相乘作用,例如在清代,用于煨制火腿、腌肉的配料就有葱、椒、笋、香蕈、青菜、瓠子、茭白、萝卜、冬瓜等等。


其中花椒用于煨制咸货汤品的方法,至今仍见于江南乡村—带,而用瓠子、茭白、萝卜、冬瓜煨排骨汤,并且加上两块咸排骨的方法,更是在江南一带寻常可见。


理科版腌笃鲜菜谱的中心思想,就是用什么原料、什么做法,不必太过拘泥,搞清楚肌苷酸、鸟苷酸、谷氨酸、天门冬氦酸什么的就可以了!



其实,无论哪一个版本,细细去品味都蛮有意思。


本身这道菜的叫法就充满了浓浓的上海风味,一句糯软的“伊都喜”讲出来,已经感觉和煦春风拂面而来。



弄点新鲜的食材,放在灶火上,不管是用“可以让水蒸气发散掉”的砂锅,还是普通锅子加上“水汽会滴回汤中”的玻璃或铁锅盖,那种煨炖的过程中发出“咕嘟咕嘟”的小声响,让人还没吃到,就已经鲜到了。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