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视频 | 在浦江两岸创造未来的历史建筑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海燕

2021-09-17 14:42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来黄浦江45公里岸线贯通,上海把滨江空间还给市民,打造了一个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也让滨江沿线的工业遗存、历史建筑,重获新生,人们在高品质的滨江公共空间自由地休闲、运动、观光、相遇,城市有机更新,给市民带来浓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这份了不起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一群有情怀的本土设计师。



杨浦滨江网红打卡地"绿之丘",宛如一座巴比伦空中花园,如此拉风的景观,是摄影师王洪刚的最爱,他也是位建筑设计师,在业界,这座由老烟草仓库改造而成的"绿之丘",已经成为大家学习研究的范例了,他说,“这栋建筑曾经面临被拆迁的风险,现在却成为一件非常有味道的作品,也为我们市民留下了一座可进入、可阅读、有故事的公共空间,非常了不起。”

在这间由老厂房改建的工作室,我见到了"绿之丘"的建筑设计师章明。他告诉记者,“我们在滨江改造的过程中,要善待每一件曾经在滨江做过贡献的老楼,“绿之丘”原本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厂房,虽然不是文物建筑,但还是应该把它保留下来,于是把原有建筑进行了削减。”

减去50%的建筑面积,挖出中庭,保留后改建的"绿之丘",不仅让市民通过建筑过桥,到达杨浦滨江空间,还让一个冰冷的厂房变成了立体花园,成为拥有复合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包括"绿之丘"在内的整个5·5公里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是章明书写的最恢弘的设计手笔。作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这个庞大的设计作品里,每个细节都在阐释着,如何还江于民,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在杨树浦水厂,500多米长的水上栈桥,将滨江断点打通;在上海制皂厂原址,污水处理车间被改建成咖啡厅,在工业管道的连接下,成为一个充满回忆的"皂梦空间"。水电管道做成的路灯、铺了钢格栅的步道,移步易景,大量工业遗存走出历史尘埃、重回市民生活,融入城市肌理。

章明说,“非常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向史而新’,既眷顾过去,又映射当下、反映未来。2915我们就像考古学家一样,我们看见时间在这个场地中的流淌,把这些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诉说着故事的构建、建筑,让它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场景下,有它新的身份,所以这是设计师要做的。”

在整个滨江岸线,如何让新建筑与老工业遗存相融合,也考验着设计师的智慧。

徐汇滨江龙美术馆所在区域,原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运煤的北票码头,一段长110米的煤漏斗卸载桥,被保留下来,成为人们逛美术馆时,必去的打卡点。2011年,建筑设计师柳亦春,正是从煤漏斗上找到了美术馆的设计灵感,“它其实表达了一种那个时候的工艺历史,把它保留下来,它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饱含了建筑的故事。4905煤漏斗由一个个漏斗重复阵列形成的,我可不可以去设想一种单元体,它重复阵列的时候也可以完整形成一个空间,所以那时候我就想一堵墙向上延展变成一把伞。”



于是,龙美术馆有了独特的"伞拱'悬挑结构,细腻的清水混凝土表面,与历经岁月侵蚀的煤漏斗,在新旧对比中,和谐统一。此外,龙美术馆26%的建筑面积用于交通空间,人们来美术馆,不仅可以观展,还能在江边遛狗、玩滑板、徜徉休憩,带来一种自由探索与漫步的观展模式。

以龙美术馆为原点,柳亦春的项目延伸到了浦东滨江。他将老白渡煤仓改造成艺仓美术馆,保留下来的煤仓仓体被直接包裹在新建筑里,转化为展览空间;他将亚洲最大粮仓变成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筒仓外立面都保留原状,只在临江一侧增加了玻璃外挂扶梯,将浦江美景带入建筑内部。



十年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客座教授柳亦春将更多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融入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中,连接起曾经的历史、今天的生活。他说:“黄浦江沿岸的工业建筑是我们自主设计建造的##把它结合在我们新的当代设计里面去,那么这里面就会形成在不同历史、不同时间的一种叠加,那么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厚度,我觉得就会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多元,中国建筑师了解我们自己的这片土地,了解我们这个城市,了解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特别知道什么东西该留下来,它代表着什么。”

当下,这群本土设计师们又将城市有机更新的蓝图,从黄浦江拓展到苏州河,昔日逼仄零乱的空间正变身为居民家的后花园,把市民与这条久违的母亲河拉得更近。

近日,《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推动黄浦江、苏州河沿线约33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的保护和更新利用,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章明认为:“一个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看待这个城市过去的态度。我们就像考古学者一样,对城市精神、对城市魅力的挖掘,会越来越深入。新的老的和谐共存,有共同的品质、共同存在这个城市中,会带来时间的厚度,这个时间的厚度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城市魅力,这点非常重要,跟我们上海现在提出的城市建筑可以被感知、可以被阅读的,非常有关。”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表示,这些本土设计师热爱专业、热爱这块土地,“上海设计机构超过上千个,我们今天是在创造将来的历史建筑,我相信他们杰出的优秀作品一定会传承下去,也会成为上海的地标,最重要的是使我们市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使市民有获得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章海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