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编辑室】贫困生该是个什么样?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克诣煊 赵菲菲 郝苗苗
2016-11-12 00:25
最近,一则“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的网帖引发了超过百万的阅读量,并引起网友热议。
发帖者称,他的大学同学喜欢打篮球,因为家境不富裕,打球总穿着开裂发黄的鞋子。有一年这位同学过生日,远在老家的妈妈给他寄来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双崭新的耐克篮球鞋。而这双鞋是他的妈妈省吃俭用几个月,花了五百块钱买来的打折品。同学将球鞋视为珍宝,每次打完球都刷得干干净净、仔细收好。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同学的贫困生助学金却被取消了,原因是他既然都能买得起耐克球鞋,还算什么贫困生?同学一个人在宿舍里哭了很久,那双球鞋再也没穿过。
“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网帖
网帖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它反映的社会现象却不容忽视,也足以引起广泛关注。
社交网站为这则网贴开辟了多个话题讨论区,每个话题下都有一百四五十万的阅读量,网友们也纷纷留言。
网友“拥抱太阳的玥阳”的点评获得了5540的点赞数。他说,“我曾听见最恶毒的话莫过于,贫困生就应该有贫困生的样子。我想问一下,贫困生是什么样子,是只能穿得破烂?不能有一点爱美之心?还是应该把尊严丢弃,然后在怜悯的目光下生存?”
网友点评
还有人发起投票:对于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你怎么看?
选项“一双好鞋评判一个人是否贫困不合理”的票数最高,占比52.3%。
网络投票
舆论认为,“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本质上是一种刻板印象,它先入为主地建构了贫困生的群像——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刻苦努力,犹如社会里的苦行者。这些形象,源于60年代对于贫困人口的印象。可是,时代发展至今,大众何以还以这种刻板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贫困?
对于真正贫困的人群来说,他们最脆弱的一面,就是“生怕别人看出自己是贫困的人”。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贫困生穿耐克鞋”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近几年,涉及贫困生的奇葩规定层出不穷。不能用名牌手机,不能穿名牌服装,甚至食堂打饭的花销都不能超过7块2。
2015年,有学生爆料,华中农业大学将食堂消费水平作为助学金评定参考。据学生推算,要想获得参评国家励志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的资格,女生中、晚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超标则被取消。
无独有偶,22岁的小刘是西安思源学院大四学生。今年他在陕北老家进行贫困生建档立卡登记后,按照规定可申请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但经学校审批时,他却被学校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不予发放补助款。
从2013年至今,江苏大学每年以手机消费调查的方式,对在库贫困生进行资格再认定。对月平均消费100到150元的学生,学校建议采取降级处理;对月平均消费超过150元的学生,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三年来,共有190名学生降低贫困生等级,48人被取消贫困生资格。
目前,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主要基于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助学金的标准,提出五项要求。前四项都是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只有最后一项关于经济情况,具体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然而,由于这项描述过于宽泛、界定模糊,如何把握便落在了学校身上。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不管是凭耐克鞋,还是限制学生吃饭的费用,校方的做法都有欠妥当,评定一个学生是否贫困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更多的是应该和学生沟通、了解情况,而非仅仅靠衣食住行就武断下结论。
【视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校方做法欠妥 目前对贫困生的认知有困境
那么,贫困生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呢?
看看新闻Knews媒体评论员李松林分析说,部分学校缺少对贫困生的科学评价体系,校方总是希望利用“一两把尺子”、或“一两个指标”去筛选出他们所需要的贫困生。但简单的指标和参数,是很难选出货真价实的困难学生。
李松林呼吁,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着眼于综合考量、实现动态跟踪、推动高校的“精准扶贫”。例如制定多层次的标准,来对应不同的贫困状况,并明确补助的用途,甚至可以建立借款报销制度,这也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对贫困生认定的影响,更避免让学生自证贫困、“比惨”的尴尬。
【视频】 看看新闻Knews媒体评论员李松林:需建立贫困生科学评价体系 维护学生的权利与尊严
《2015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我国贫困学生,包括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在内,受资助人数达8433万人次,资助资金首次突破1500亿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精准资助上下功夫,研究制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完善认定机制,根据学生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金,不搞一刀切。
(编辑:傅群)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