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视频 | 中国外交下半年开篇 王毅东南亚行有何新看点?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瑶

2022-07-04 21:48

2022年刚过半,中国下半年外交大幕拉开,对象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东南亚。


根据外交部发布的消息,从7月3日至1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密集展开一连串外事活动:赴缅甸主持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主持召开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广西南宁主持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和中柬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同时,还将访问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四国。


对于如此密集、丰富的外事活动,特约评论员吴学兰指出,王毅外长素来在东盟国家有好人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密切、互访已成常态。王毅此次东南亚之行,对助力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世界处于动荡变革的关键时刻,面对冷战思维回潮、逆全球化趋势的冲击,此次外交行动也将对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有必要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就地区问题以及全球热点问题,进行真诚、直率的面对面沟通。”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认为,此次中国-东盟国家的互动,将聚焦发展与安全两大主题。继去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今年又推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国际公共产品。因此,王毅外长此访东南亚,就是将两个倡议与双方合作、特别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行对接,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推进澜湄合作 共创“金色五年”


密集的外事活动中,首先登场的是在缅甸蒲甘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缅甸,正是澜湄合作的首倡地。


澜湄合作是首个由该流域六国共同发起和建立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启动六年来,为地区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王毅在会上提出,推动澜湄合作迈上新台阶,未来应重点推进战略引领、经济融合、农业合作、绿色发展、数字合作、人文交往等方面合作。


吴学兰表示,今年是澜湄合作开启新的“金色五年”的第一年。去年,第六次外长会提出了深化抗疫合作、共促疫后复苏、拓展水资源合作等下一阶段合作的六个重点任务。因此,第七次外长将围绕这六大方向,在王毅指出的几个领域进行细化,推动澜湄合作这一区域合作金字招牌走深走实,同时也助力提升中国-东盟务实合作。



在缅甸蒲甘,王毅还分别会见了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三国的外长。围绕深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外界注意到,谈及地区国家合作发展时,中老两国外长均表示,应共同抵制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某些国家肆意奉行双重标准,干扰破坏各国间交往合作。在同柬埔寨外长举行会谈时,王毅也强调,反对在本地区搞阵营对立和分裂对抗,抵制将东亚合作平台变成大国"角斗场"。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这次只是赴缅开会,并未访问缅甸。但由于这是2021年缅甸政局突变后中方高层首度到访,此行因而也特别引人注目。


在与东盟缅甸问题特使、柬埔寨外长会谈时,王毅重点阐述了中方对解决缅甸问题的三个期待。即期待中国东盟共同推动缅甸问题持续推进政治和解、推动缅甸重启民主转型进程,期待东盟秉持“东盟方式”,坚持不干涉内政,落实“五点共识”等,引发热议。


对此,吴学兰指出,“对于缅甸问题,中国所持的是客观、公正的立场,并且中国也将付出实际的努力,推动缅甸尽快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2022年1月8日 中缅启动周恩来凉亭修缮


吴学兰还留意到,当天中国驻缅甸使馆和缅甸外交部在蒲甘共同举行周恩来凉亭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仪式,两国外长出席活动并且剪彩。在吴学兰看来,周恩来凉亭是中缅“胞波”情谊的象征,中缅安排的这个活动别具人情味,“从这个细节就感觉到,中缅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曾经关系非常好,现在依然是同饮一江水,同圆一个梦”。


多场“重头戏” 聚焦发展与安全


此外,中国外长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首次线下出席G20外长会,也成为王毅此行的一大亮点。


外界预计,此次外长会聚焦疫后经济复苏、乌克兰局势以及全球粮食与能源安全等议题,同时,外长会还将为今年的G20峰会“打前站”。


吴学兰指出,近期美西方抵制俄罗斯出席G20等国际会议,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焦点,G20主办国印尼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王毅外长这次造访印尼,不仅亲自来为印尼“打气”,也显示出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有力支持。



在吴学兰看来,王毅外长此访东南亚,无论多边还是双边外交活动,都“颇具分量”。中国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于去年建立并举行首次会议,今年将是双方第二次对话。双方此前同意将两国合作从政治、经济、人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升级为政治、经济、人文和海上合作“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意味着,“合作范围越宽,覆盖面越广,合作的深度和力度也就更深了。”


许利平指出,中越对话可能会谈及南海问题,包括如何管控分歧、如何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中柬会议的话题或将重点讨论如何使两国自贸协定红利更好地惠及双方。


除了印尼,王毅此番东南亚之行,在访问其他三国的选择上也颇有深意。


吴学兰指出,泰国是今年另外一场重大国际多边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轮值主席国,并且今年是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10年,中泰铁路、5G、电商、疫苗等领域合作不断提速。



作为南海问题的重要声索国——菲律宾刚刚完成政府换届。3天前,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的身份前往马尼拉出席新任总统马科斯的就职仪式。王毅此访,意味着中方两名重量级官员前后脚访菲。“这是中国表现的诚意”,吴学兰认为,王毅此行预计将规划设计中国与新一届菲律宾政府的未来关系,特别在南海问题上双方如何“求同存异”将成为重点议程。


至于马来西亚,则是“一带一路”沿线非常重要的国家。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马第一大贸易伙伴,王毅外长此访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中国-东盟务实合作不惧外来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王毅开启东南亚之行时,一些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外长之行的所谓“时机”问题。有些观点认为,紧挨着西方G7、北约双峰会,特别是5月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之后,中国外长首次访问东南亚,显示中国着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回应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和经济扩张。


2022年5月美国-东盟特别峰会


“中国与东盟的交往模式可称为‘亚洲方式’,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顾彼此舒适度。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交往不是出于强迫甚至胁迫,而是你情我愿。”许利平指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很早就建立各层次的对话机制,始终保持密切、稳定的交往,不存在因应一时一事变化的狭隘考虑。但是,对于搞排他性、集团对抗的行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都不接受。


吴学兰指出,在国际交往合作中,中国既不欣赏也不秉持零和博弈、冷战思维,中国也绝不会排斥美国诚心诚意地和东盟国家发展合作关系,“中国主张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秉持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首先就是务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