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视频 | 拜登让欧洲盟友“见鬼去” 跨大西洋伙伴要散伙?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3-01-27 21:39

“见鬼去吧!”这是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首场重要经济演讲中,回应欧洲盟友批评其经济立法过于“贸易保护主义”时说的话。


美欧双方围绕《通胀削减法案》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拜登通过喊话再次向欧方释放强硬态度。


以通胀削减法案“自肥” 拜登不惜激怒盟友


当地时间1月26日,拜登在弗吉尼亚州向当地工会人员发表有关经济问题的演讲。演讲的绝大部分篇幅围绕攻击共和党人,以及宣传自身的经济成就展开,而在谈到欧洲盟友对美国的抱怨时,拜登表示,自己“因为过于关注美国而受到了国际上的批评”,并坚持认为这些民主国家也可以从美国的政策中获益。



美欧此番口舌之争源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这项总价值高达7500亿美元的法案为购买在北美组装的新电动车和二手电动车的家庭提供税收抵免,并为本土的电动车产业提供高额补贴,而将进口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试图大幅提高美国对电动汽车产业投资的吸引力。


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赵明昊看来,拜登政府的上述经济政策路线仍在延续特朗普时期“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理念,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其实也是打着“环保”和削减通胀的旗号,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是民主党版“美国优先”的又一次糟糕示范。


该法案一经签署立即招致美国盟友的不满,其中欧洲的反应最为激烈。2022年底,欧盟率先向美方发出书面警告,指责《通胀削减法案》破坏了欧美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1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班牙访问时再次抨击该法案,称这将对欧洲造成真正的冲击。此前一天,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发表讲话,指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竞争和创新。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6日,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而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美欧围绕《通胀削减法案》的争端也贯穿达沃斯。欧盟担心,这些歧视性补贴措施将扭曲市场,诱使企业将生产基地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大大削弱欧洲在汽车、电池、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欧洲有此担忧非常合理”,赵明昊指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能源产业成本显著上升,而美国此时大力推动《通胀削减法案》,为电动车产业补贴设置门槛,可能引发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脱欧向美”,加剧外溢风险,无异于“趁火打劫”。若欧洲无法针对法案作出适当调整,其工业的长期竞争力可能受到实质损伤。


欧洲“反击”举步维艰


为此,欧盟和美国进行了各级别的接触,但谈判收效甚微。



去年底,马克龙赴美同拜登面谈,并未取得满意成果,拜登表示,美方不会因该法案中的本土补贴政策引发了欧洲国家不满而“道歉”。双方最近一次谈判是在十天前,当地时间1月17日晚,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同来访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就该法案展开磋商,双方也没能达成共识。


谈判不成,欧盟亟需拿出应对方案。1月27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竞争和反垄断事务专员玛格丽特·韦斯塔格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欧盟必须对《通胀削减法案》作出“坚定且相称”的回应。


不过,在赵明昊看来,欧盟要给出“坚定且相称”的回应并不容易,目前看似可行的几项方案也都缺乏有效性。



首先,欧洲可以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但过程将十分漫长,届时即便欧洲胜出也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欧洲各国推出类似的产业补贴政策,目前已有多国在酝酿措施,包括对受影响产业加大补贴、融资。但欧洲国家财力各异,不同国家的差别性补贴政策将在欧盟内部形成不公平竞争,反而对欧洲统一市场形成冲击。


第三套方案则是以欧盟名义进行整体补贴。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当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一项旨在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竞争的《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包括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援助、减免税收、向产业基地投入资金等优惠政策,防止企业将产能迁往美国。


赵明昊认为,冯德莱恩急于宣布这一计划,反而暴露了欧盟的仓促和无奈。他表示,该计划不少细节仍处于概念阶段,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此外,在修改国家层面的产业扶持和补贴政策上,如何加快审批和简化流程,并不是欧盟可以决定的,还要看相关成员国在此问题上是否能保持一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而围绕着究竟该重点推进哪个方案,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例如法国,支持在欧盟层面提供针对性补贴,德国则更倾向于欧洲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反制措施”,赵明昊进一步分析道。此外,欧洲的决策层和产业界意见也不统一,欧洲部分商界人士对《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绿色补贴感到兴奋,认为欧盟需要与美国政府的做法相匹配,而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补贴竞赛,导致无序竞争,恶化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为消弭裂痕寻找共同“敌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达沃斯论坛上宣布《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时,冯德莱恩还搬出了中国,她表示,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车等领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与此前叫嚣必须与华“脱钩”的强硬态度不同的是,这次冯德莱恩改口称,欧盟需要继续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尤其是在当下的危险期,加强对华合作能够帮助欧盟度过这一时期,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


此番表态耐人寻味。有分析指出,冯德莱恩这番话很有可能是在与美谈判遇挫后,企图拿与中国合作当“筹码”,让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上作出一定让步。



对此,赵明昊也给出了提醒。他认为,尽管美欧围绕《通胀削减法案》博弈激烈,但双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弥合跨大西洋贸易裂痕的目标是一致的,欧洲很有可能借此做文章,通过强调外部竞争因素,同美国在具有共识的问题上寻找消除摩擦的突破口。


赵明昊注意到,在近日举行的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双方虽然在《通胀削减法案》上各说各话,但在“如何应对中国”的议题上,美欧贸易官员态度一致,进一步协调了包括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政策在内的经济政策,进而加强对中国的施压。


而在具体举措上,美欧共识也在增加,以芯片出口限制为例,根据外媒爆料,此前一直没有松口的荷兰,已经“原则上同意”加入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及设备出口行列,相关举措或于今年2月出台。


“这一系列动向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赵明昊表示,接下来,美欧联手加强对华围堵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针对这一态势,我们在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包括同欧洲的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及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美欧的不合理举措予以反制,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宋懿)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