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视频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沪西有械谷,医生做“链主”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刘奕宁

2024-05-25 01:25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支柱产业。为响应国家和上海生物医药器械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嘉定区政府与瑞金医院紧密合作、科学谋划,在嘉定新城核心区共同打造了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园区——“械谷”。



“械谷”地处沪宁发展轴上关键枢纽节点,坐落嘉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轴中心,区域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它聚焦先进诊断、医疗机器人及植介入器械三大产业方向,着力打造以创新医疗器械为产业集群特色园区。


“一核两岛”空间蓝图


以“一核一岛”的空间蓝图,上海“械谷”构建了集研发平台、总部商务、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其中:


一核是由瑞金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和上海械谷产业园构成的核心功能辐射区,用地规模825亩,其中研发用地138亩。该区域意在依托瑞金医院核心优势,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孵化器平台,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提供技术支撑,成为亚洲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医学中心的资源辐射创新中心。


一岛为“械谷创新岛”,用地规模2505亩,其中研发工业用地面积1432.5亩。创新岛未来将由商务总部园区、院校所检集聚区、标准化制造区、定向制造区构成,将着力打造成为创新医疗器械总部基地、大中型医疗器械企业总部、龙头企业研究中心、科研院所研究基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群。



械谷产业园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首批授牌的产医融合创新产业基地。园区致力于到2025年申报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同步推出产业用地200亩,物业20万平方米,实现产出100亿元;到2030年,逐步形成产医融合与成果转化为特点的园区生态,进一步推出产业用地600亩,物业90万平方米,达到产出500亿元;到2035年,将打造为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实现“东有药谷、西有械谷”齐头并进。


“械谷核”首发地块——上海械谷产业园已于去年十月隆重开园。园区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园区内设立瑞金创新中心,打造市级BTIT生物芯片平台、心脑血管、骨科、肿瘤和老年医学中心研发平台、临床研究与转化中心等。同时与产业龙头企业(微创、术锐)合作,成立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及联合实验室。以期在瑞金创新中心的协同下,以“产、学、研、医”一体化发展推动产医融合创新产业基地建设。当前,已入驻及意向入驻企业有术锐手术机器人、长三角国创中心智能医学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所创新转化项目特亿解、美诺医疗、苏州润迈德等。


让医生做医学创新链的链主——感知医学中未被满足的需要


医学领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要”,而作为这些需求最前线的感知人群,医生和护士成为了医学产业创新的源头。瑞金医院不仅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更是努力通过临床医生与科学家、工程师的“多方奔赴”,全方位与国内产业紧密合作,聚焦临床上发现的问题和需求,努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痛点和堵点,突破“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瓶颈。



上海“械谷”,正让医生成为医学创新链的“链主”,作为创新源头与创新主体不断结合、融合以及一体化,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不断凝聚和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贯通融合,打通技术更新-技术落地-技术迭代的的路径,形成产业发展的闭环。


“大型公立医院在新质生产力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发现原来医学上未被满足的需求正是创新的原创动力,医护人员成为新生命领域的主动创新者,带动生命医学相关的产业共同发展,甚至形成一个创新集聚区提升区域产业能级,这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更高体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指出,“让医学科技创新更多惠及民生,这是瑞金医院医学创新的初心。”以“全球医疗新技术的缔造者和策源地”为目标,瑞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与各个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利用好跨学科融合的“催化剂”,不断涌现产医融合创新载体和成果,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始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未来,以“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瑞金创新中心、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将汇聚更多医工协同、创新策源合力,助力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编辑: 刘奕宁
责编: 顾怡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