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贝尔伯克首次访华 会改写德国的“中国战略”吗?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3-04-14 21:00
在欧洲正要掀起“访华热潮”的背景下,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任职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引发了外界关注。
4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是中德大交流、大合作之年,双方将以此访为契机,加强对话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战略对话机制“打头阵” 如何为双边关系“定调”?
贝尔伯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有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共同主持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双方就中德关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战略沟通。双方一致同意,中德应开展全方位交流,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推进各领域合作,加强国际事务沟通协调,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在两国的官方往来中,战略、经贸、人文领域对话被视为中德政府间磋商的三根重要支柱,而在这一系列对话机制中,涉及外交和安全领域的战略对话又是处于“打头阵”的地位,起到 “开路”和“定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贝尔伯克此次访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两国高层此前重启交流的共识作出具体落实。
“与此同时,外交氛围还会影响到其他领域交流的氛围,下一步,双方也能在战略对话成功举行的基础上,重启经贸和人文领域的对话机制”,崔洪建说道。
贝尔伯克参观德企天津分工厂
除了战略对话,贝尔伯克首站来到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天津,在秦刚外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当地的德国企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相信通过在天津的参访,贝尔伯克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德互利合作有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这也是贝尔伯克此行的重要任务。在启程前,贝尔伯克就对媒体表示,德国不想和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希望借此访了解中国的政策路线,并探讨中德在气候保护和各产业领域扩大合作的可能。
此前对华态度强硬的贝尔伯克释放出合作信号,这在崔洪建看来并不意外。从数据来看,202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980亿欧元,同比增长21%,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德双方还一致认为,在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等议题上,中德必须进行合作。
“对于德国摆脱目前的内外困境,应对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而言,中国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崔洪建表示,贝尔伯克通过这次访问,可以和中国政府官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同德国在华企业代表充分互动,有助于其对中德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全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找到更加平衡、客观的对华立场。
更了解中国后 德国对华战略会调整吗?
贝尔伯克访华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即德国乃至欧洲眼下正处于调整对华政策、对中国认识进一步加深之际。
崔洪建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德国外交部正在主导制定新的对华战略。从已经披露的内容来看,相关草案较此前德国的对华基本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例如,过分强调所谓“价值观”、“人权”等因素在中德关系中的重要性,要求德国在对华外交时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此外,以贝尔伯克为首的官员还一直警告德国企业“与中国做生意时要更谨慎”等等。
这份“中国战略”因“过于严厉”而难以推进,德国《明镜》周刊评论称,这给了德国外交部调整的机会,最终文件可将贝尔伯克此行收获写入。
崔洪建认为,随着贝尔伯克对中国了解的加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所主导的德国外交部起到积极的影响,并对德国这份对华战略文件的最终成文产生直接的作用。
不过,崔洪建也提醒,德国的对华立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仍处于摇摆和矛盾的状态。
就在贝尔伯克启程前一天,德国经济部宣布,将重新审议中远集团旗下公司入股德国汉堡港“福地”码头的计划,理由是该码头已于年初被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列为“关键基础设施”。
在崔洪建看来,这一动向说明德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面临的障碍和困惑要比以前多得多,“本届德国政府的复杂构成,客观上造成了各个政党及各党主导的不同部门之间,甚至同一个政党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信息混乱,甚至针锋相对的情况;与此同时,德国国内‘跨大西洋派’和‘战略自主派’之间的政治矛盾不断上升,这一点正在被美方所利用,给德国的外交政策带去了实质性的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尔伯克究竟会如何引导德国对华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崔洪建说道。
一批政要接连访华 欧洲不再抱美国“大腿”?
贝尔伯克访华,也是近期中欧高层交往良好势头的一次延续。
去年底,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中国之行,拉开了欧洲政要“访华热潮”的序幕。今年3月到4月间,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相继访华。按照原计划,与贝尔伯克同期来华的还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但其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得不推迟行程。
崔洪建表示,随着全球逐渐走出疫情大流行阶段,此前中欧之间被“积压”的交往对话诉求得到释放,说明双方的相互需求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
“当前,欧洲方面迫切希望实现一系列愿望,在应对经济挑战时,希望通过加强与中方的经贸合作促进欧洲经济复苏,在面临地缘政治挑战时,希望中方在促进和平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此外,还期待与中国携手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例如,此次与贝尔伯克同行的不仅有德国外交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官员,还有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的官员,这种交流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中德关系的范畴”,崔洪建分析道。
舆论还指出,欧洲的一系列外交动向,也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不愿再继续跟随美国战略对抗中国的具体表现。
在结束访华之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不止一次呼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这一立场在欧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日前表示,欧盟不能“盲目、系统地跟随”华盛顿。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天津时,也对马克龙关于欧盟与中国关系的立场表达了支持。
法国总统马克龙
“对于欧洲来说,加强战略自主不应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此,崔洪建也给出了具体建议,在政治层面,中欧双方通过各层级定期互访,把每一场对话视为增进相互了解、持续努力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一步,减少竞争性和对抗性因素;在经贸和其他领域,可以不断挖掘潜能、推进务实合作;特别是在面对外部干扰时,欧洲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对风险的分级管控,真正做到同中国相向而行,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新动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