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

视频 | 抗美援朝战争:这场仗为什么要打? 又为什么能赢?

一眼看天下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7-27 18:48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重大战争,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同时也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真的可以说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远东空军飞临朝鲜,干涉朝鲜内政。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登陆。10月19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后占领平壤,期间美军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为抵抗侵略保家卫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一阶段。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运动战为主,结合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的方针,连续进行了5次战略性战役。

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的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敌军诱至预定战场,发起出其不意的反击,在西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线的长津湖畔分别击败美军,迫使其放弃平壤,并退到"三八线"以南。这也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转为第二阶段,志愿军以阵地站为主要作战形式,军事斗争和谈判斗争密切配合,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先后进行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等。

其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役就是1952年10月14日打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先后投入总兵力4万多人。敌军先后投入总兵力6万多人,出动火炮324门、坦克181辆、飞机约100架。敌人对志愿军的阵地共倾泻炮弹190多万发,最多一天30多万发,炮火密度达每秒钟6发,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敌机还投弹5000多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到2米,成了一片焦土。面对空前猛烈的火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志愿军战士坚守坑道20多天,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伤亡敌军2.5万多人,靠着火炮、机枪、手榴弹和手雷,击落击伤敌机270多架、坦克14辆、大炮60多门。创下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非凡战绩,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同美国的悬殊程度,都是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差距来衡量的。195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9.2美元,而美国则高达1979美元,是中国的68倍。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中国却只有61万吨,只有美国的144分之1。当时,美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军事装备,美军地面部队已实现全面机械化摩托化。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动用了近三分之一的陆军兵力、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近半数,为这场战争的开支战费高达400亿美元,最终就在后勤、兵力、火力、天气都不占优势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潘桑榆 唐熙 动画编辑乐文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