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闻透视:沪语《繁花》如何“锦上添花”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滢 李连达
2024-01-06 17:27
要说最近谁最火,那是非“宝总”莫属。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说、由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12月27号开播普通话版、本周在东方卫视登陆上海话版后,引发热烈反响,相关话题持续发酵。一部用方言拍摄演绎、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剧集,为何能一举成为现象级之作?
“到底是你额头高、否则人家当我是洋盘…”《繁花》彻底爆了!很多观众,无论是不是上海人,都会有意识的选择看看沪语版,体会原汁原味的上海“咪道”。
电视剧《繁花》中阿宝的饰演者胡歌说:“现在我看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很多非上海观众,他们更愿意来选择沪语版来观看。”而在上海街头,透视记者采访到的市民也表示:“本地语言是最好喽,就喜欢它这种上海的风情。”“现在觉得说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部是看沪语版就觉得特别接地气,就觉得好像有共鸣。”
很多人说上海这些天像是在过年,因为一部久违的方言剧,点燃了一次申城的本土文化狂欢。
沪语推广人、知名博主徐祥就说:“人在外地才会有乡愁,但上海这几年随着它的高速发展,随着我们对文化的兼容,其实上海人在上海也会有乡愁,我们的包容是先接纳外地文化,然后把市井文化藏在城市的背后。”
而这次沪语版的《繁花》,把藏起来的“乡愁”“文化”重新搬回了台前。浓浓的上海味道,让这版《繁花》快速出圈,线上,精彩片段刷爆社交平台,线下,黄河路成为了最新热门打卡地;似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繁花》找到社交话题,从美食、音乐到文化,街坊间熟悉的聊天,或是曾经的岁月。
一位新西兰籍华人告诉记者:“本来我们上海就有很多文化沉淀嘛,我看《繁花》背景是93、94年的,哎哟,我觉得那个时候怎么大家没想到去买房哦,而是去吃饭哦!”
电视剧《繁花》的配音导演叶清,很清楚方言给这部剧带来的“加分”:“唐嫣跟宝总去吃干炒牛河的时候,她说,侬当我洋盘啊,这个‘洋盘’如果直接译过来,普通话最想到最贴切又符合字数的可能就是,‘你当我傻子啊’,但这个‘傻子’和‘洋盘’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还有范志毅他在仓库里第一次看见汪小姐的时候,他就说‘高跟鞋,长波浪’译成普通话就是‘高跟鞋,长波浪’,但是它在普通话里就是个客观描述 它没有上海话里那种揶揄、嘲讽、调侃的意味。”
影视剧其实是最能让人综合性了解一个地方的语言、历史、风貌、人文的载体。但最为现象级的沪语影视剧作品,已经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时期的《孽债》、《股疯》等。
在经历了20来年的空白后,直到2021年,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的上映,才算再一次让大家兴致勃勃的琢磨起了那些上海话里的妙处。
之后,沪语舞台剧《繁花2》、音乐剧《爱情神话》、再到话剧《长恨歌》,文化作品用了方言后,因其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让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动。
演员马伊琍在《繁花》中扮演“玲子”,她认为:“上海话中有些词语是无法用普通话来替代的,它只能用俚语来表达,就是会说到你心坎儿里去。”《长恨歌》原著作者、作家王安忆也认为:“好像这些演员一旦说上海话就变得比较生动,因为地方的语言还是很有气氛的。”
上海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但并不能因此,便忘了上海自有的沪语文化、江南文化。借着此次沪语版《繁花》的"出圈",很多人都在呼吁,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再次重视起 本土文化来,保护好、继承好,而不是到了下一代,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了。“我觉得沪语应该被很好地传承,不应该消失,这部电视剧就是个很好的机缘。”一位上海市民这样说。
沪语推广人、知名博主徐祥表示:“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话跟他交流,可以晓之以理,就是你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你用一个人的母语和他交流,可以动之以情,而这不仅限于上海话,是每一种地方方言都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繁花》的主创们也希望,这样一部方言剧,能唤起保护各地方言、推广各地特色文化的意识,百花齐放,才能繁花似锦。
《繁花》中“陶陶”饰演者陈龙认为:“不光是沪语,不光是上海,各地方言我觉得都一定要保留,这是一个地方的特点。”
《繁花》配音导演叶清则表示:“应该是兼收并蓄,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有各种方言,各自的文化各自的魅力,我们应该把这些东西都留进来,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
静水流深,潜移默化,方言承载着一方文化,是值得深挖的宝藏。
(记者:周滢 李连达 编辑:由由酱)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