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编辑室】在家上学的孩子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克诣煊
2016-08-24 00:42
2005年春,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9岁的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最终被前妻诉诸法院,这起"家教挑战义务教育法"案轰动全国。
法院限定李铁军在判决生效5日内送女儿返校读书。但李铁军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书"。从此,李婧磁再没踏入学校一步。
李铁军今年已经74岁,照他的描述,自己离开学校后相继对天文、医学、音乐、美术等进行研究,是一名"奇才"。不过邻居们有些不以为然,"研究天体运行连一台天文望远镜都没有,说出来谁信?"
李铁军家庭教育的成果到底怎样,李婧磁对记者坦承,自己连初中试卷都考不及格。父亲李铁军也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方面均有不足,但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认为女儿按照自己当年的设想,在学习中成长,并已经能够开始一场影响未来人类命运的科学研究。而即便承认自己的文化课水平低,李婧磁也认为,父亲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像李铁军这样,执意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的事情并不少见。他们中有外企高管,有北大毕业生。统计显示,目前共有1.8万个家庭的孩子"在家上学" ,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为广东、浙江、北京。其中,广东在家上学人数最多,高达1459人。而他们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包括: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等等。当然,也不乏像李铁军这样,对孩子报以厚望的。
2011年开始,一些家庭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约1万5千人注册。看看新闻Knews记者也设法联系上了该联盟负责人徐雪金。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表示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是在家上学,成绩也并不比别人差。
让孩子在家上学真行得通吗?舆论对此的意见也是两极化。支持者认为,在家上学最根本在于父母能够提供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方式,能够因材施教,远离应试教育,注重孩子的个性成长。而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正是体制内教育所缺乏的。
反对者则认为,这会让孩子成为父母偏执的牺牲品,家长的才能再突出,也无法取代学校教育的全面培养,更难以为孩子提供社会化环境。而且"在家上学"有违《义务教育法》,缺乏规范和监督,无法规避教育失败的风险。
对此,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表示,不建议家庭教育替代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教育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但是集体生活的锻炼,团队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在家上学能够替代的。
沈教授强调,根据《义务教育法》,九年的学校义务教育,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孩子不是家庭私有财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需要学习融入社会,将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上学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今年高考,年仅9岁的河南考生张易文,就是从4岁开始,就在家由父母教学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在家上学,他用3年时间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
而在美国,开放在家上学已近四十年,但同时做出严格规定,要想让子女在家上学,父母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而英国教育部则制订了在家上学准则,除了家长,可以聘请老师到家中教课。不过在我国,“在家上学”一是有违《义务教育法》,二是缺乏规范,无人监督,孩子的权益很难得到合法保障。因此,也有舆论认为,在已经许多孩子在家上学的今天,教育部门应该正视此事,抓紧规范和监管。
(记者 舒克诣煊 )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