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告别“两万户”,迎接新生活:杨浦长白228街坊整体协商征收抽号活动圆满结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2016-07-19 07:53


长白228街坊的居民们终于离自己的“乔迁梦”更近一步了,这次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从早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经过长达17小时的抽号、排序、选房,数百套安置房最终各归其主,选中心宜房屋的,脸挂笑容,满意而归;没抽到好签的,虽面露苦笑,但这一丝的尴尬也在极短时间内被“搬家”的兴奋所冲淡。

的确,对360户居民来说,这一套新房,他们等待了整整14年。


“两万户”里的搬迁梦

长白228街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是上海典型的"两万户"住宅群。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工人阶级引以为傲的"幸福空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膨胀,居住环境只能用逼仄、拥挤来形容。街坊邻里五家人共用一间厨房、一间卫生间,一家老小共挤30平不到的居住空间,有的居民甚至把床搭在搁板上,一待就是五十年,当初“引以为傲”的工人新村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显得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强烈,而事实上,长白地块从2002年就开始启动拆迁,历经"二进二出",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停滞下来,至今遗留居民238产,360户。再次启动征收,会不会吃到相同的“闭门羹”?要怎样完成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呢?


三个“百分百”,既是创新又是挑战

对此,指挥部大胆提出了"整体协商征收"的办法,也就是只有居民意愿征询率、协商签约率和搬迁交房率皆达到100%,协议方可生效。这样一来,既保证前期不动用政府资金,后期动迁也不留尾巴。


三个"100%",谈何容易?虽然此前,杨浦区曾在40户的小型地块上尝试过,但是应用在像长白228街坊这样一个户数庞大的"历史遗留"地块上能否凑效,谁的心里都没底。


居民私下议论:“你说我们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你说有听过100%吗?样样都通过,即使通过别人也会怀疑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连负责征收工作的长白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捷也感叹任务的艰巨,“我们360户居民只要有一户居民不能同意这个整体协商方案,我们整个都会变为零。”
这是一场不是1就是0的大动员,三个百分百,对动迁组是个挑战,对居民又何尝不是?


2016年3月1日,征收工作在众人的疑虑中打响。工作组一进驻基地就亮出所有底牌,征收公告、认定方法、补偿方案纷纷上墙,保证了征询过程的公开透明。



4月28日,第一个100%顺利完成,只用了8天时间。


然而,要把征询意愿真正转化为白纸黑字的协议,这第二个100%就显得举步维艰。作为一个60多年的老小区,长白228基地的人员结构普遍复杂,多是共有产权房,要是有一个人谈不拢,签约就无法生效。


家住长白一村191号的徐雄川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老母亲病重住院,姐姐又因为精神问题,只要见人上门做工作就躲起来,导致一家人迟迟无法就搬不搬达成共识。


在长白一村书记李芳笑称,为了做通这一家人的工作,门槛都被踏烂了,“我们找她去签约的时候她是极度不配合的,还逃跑,所以我们就上门做思想工作,她就躲到外面,很晚回来我们就守着她,一次次做思想工作,她还骗我们转移话题,我们前前后后大概做了十六七天工作。”


360户人家,虽不至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一旦出现一户“钉子户”,谁都圆不了新居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有的居民都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除了来自工作组不遗余力的劝说以外,居民的力量也被发挥到极致,他们都自发地加入到化解矛盾的群众工作中来。


比如,针对徐雄川家的“僵局”,邻居们隔三差五就来劝解一番,“天天看到他,下午跟他说天天下午跟他说,我说蛮好,大家动迁蛮好,老房子怎么待得下去?你也是快70岁的人,大家搬新房子不是蛮好,他最后也听了。”



此中奇效,居民是这样总结的:“居委会干部讲和我们当事人自己讲性质不一样,把我们切身的体会讲给他听,什么好处,利害关系分析给他们听,他们很听得进去的。”


街道和居民协商、居民之间共商,只用了35天,长白228解放238产居民全部完成签约。这些协议的背后,是街道100多天的没日没夜,是46场协调会以及邻里间数不清的奔走。


7月5日,徐雄川一家也开始了搬迁,徐雄川和家人欢笑着和工作人员告别,和老屋告别。随着最后一辆卡车缓缓远去,长白228基地的旧改工作也终于实现了搬迁交房率这第三个"100%"。


“由于整体的协商、整体的搬迁,没有产生一个强迁户,也把所有的矛盾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零的状态。”陈捷书记无不自豪地感叹。


扣人心弦的“17个小时”


等待了14年,下一站的落脚点在哪儿?新房在哪儿?

7月17日,距离“整体协议搬迁”完成两周之后,抽号选房活动随之启动。上午8点多开始,现场就开始热闹起来,工作人员早早到位,主席台上,聚集来自街道、区旧改办、区房管局、区人大、法律界的相关人员,全程保证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如何体现?涉及搬迁的228产居民,每个家庭只允许委派一名代表进入抽号现场。

抽号共分为两轮,居民根据之前签约的编号依次进行第一轮抽号,第一轮抽的是顺位,之后再根据顺位依次抽出选房的先后顺序。

抽签现场可谓是“惊心动魄”,伸入号码箱的每只手,或是一鼓作气,或是纠结再三。


住了长白228街坊五十多年的刘老伯患有风瘫,常年卧病在床,再加上家里人口众多,这次搬迁,他们寄希望于拿下靠近医院的大面积安置房。一家人将命运委托给了年仅3岁的小孙子身上,第二轮抽签的时候,当一家人看见小家伙从箱子中抽出“数字9”的时候,家里人兴奋得叫了起来,这就意味着他们将第九个选房,一套心宜的房子当然是板上钉钉。

经过两轮的抽签,居民们进入选房区选房,此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参与进来,选房采取先到先得的愿测。此次整体协议搬迁,选择范围总共包括五个点的安置房,除了其中三个点仍然在本区之内,另外的房源还有松江南、佘山北两个外区点。五个点,涉及现房一处,另外四处为期房,待建设完工交付之后才可以搬迁。

从早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历经整整17个小时,数百套安置房“名花有主”,街坊们大都满意而归,有的邻里再续前缘,有的则相隔两地,但不变的是,他们的新生活即将开始。崭新的房屋,承载着对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扬帆起航。

对于参与“整体协商征收”的工作人员来说,回首从今年3月1日开始的一百个日日夜夜,也令他们感慨万分。长白一村的书记李芳在当天的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的工作证,随之附言:“随着昨天摇号选房的结束,228街坊整体协商征收工作已落下帷幕。这张工作证完成了它的使命,作为三个100%的见证者,我将把它永远收藏。”

而对于杨浦的旧改工作而言,这三个“100%”也将在日后的工作推进中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杨浦区旧改指挥部推进办主任王晨总结的那样:“根据老百姓的意愿来完成这三个100%,它能保证我们政策的公开透明,第二能够保证我们城市更新也好、二级旧里的改造也好能够缩短周期,缩短周期以后就不会有大量的资金进行沉淀,这样城市的建设也好、改造也好、发展也好可能就更有利。”

作为上海的最后一片“两万户”,长白228街坊完成了它50多年的历史使命,它的诞生和谢幕也将成为见证城市发展的最好注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