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教育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每校至少配2名心理教师

时讯

中国新闻网

2017-12-06 15:49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


《实施纲要》明确,总体目标是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实施纲要》明确,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实施纲要》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即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实施纲要》要求,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推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修订各类专业教材,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修订,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加强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研制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


《实施纲要》要求,着力加强科研育人,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治理遏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不良倾向。大力培育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实施纲要》要求,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原则上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


《实施纲要》要求,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


《实施纲要》要求,切实强化管理育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实施纲要》还要求,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在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