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嘉定“因地制宜 因地施策” 全区域推进垃圾分类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洪焕铨

2019-02-16 15:13

上月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通过,眼下距离7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仅剩下四个多月,全市各区正积极提速增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嘉定区,政府通过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已实现居住区和农村17.7万户垃圾分类全覆盖,近500家公共机构全面开展强制分类,全区提前一年完成垃圾分类整区域覆盖目标。



一早,赵巷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村里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干、湿垃圾分类投放,再给绿色账户积上分,村民们一个个动作娴熟,而距离该村去年12月起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才刚刚过去两个多月时间。

嘉定区赵巷村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不分,以前没有的,倒得乱七八糟的,现在分得蛮好的,习惯了。领导干部每家每户跑过三天的,传达垃圾分类, 一家一家和我们说。



事实上,全村共200多户人家,除了当地的一些老人,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如何在短时间内啃下这块硬骨头呢?这就得益于村里的"安客模式",即全村对外出租的房屋都由政府统一管理,对租住人员严格把控,垃圾分类就是指标之一。

嘉定区赵巷村村委会委员葛倍金表示:我们以托管房为依托,抓住这个牛鼻子,你必须垃圾分类。住我托管的房子,必须要垃圾分类,如果我们发现你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就上门对他实行教育,如果三次发现你没有按我们规定投放垃圾,我们将终止你租住的合同。

村委会介绍:只用了10天时间,在定时投放时段,该村的垃圾分类投放达标率已基本实现百分之百。



和农村不同,居住区主要采用"撤桶"模式。在安亭镇上博泰景苑小区,原本三十多幢楼之间共分布了二十七个投放垃圾点,为了让志愿者集中力量监督垃圾分类工作,去年十月,这些点位全部撤除,扔垃圾需要跑到小区东西两个出入口的箱房。看似麻烦了许多,但居委干部挨家挨户宣传教育,居民们渐渐习惯,小区面貌也焕然一新。

嘉定区博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蒋春伟表示:环卫工人进来拉车的时候,拖桶的声音还是比较大的,现在这个声音都没有了,因为都集中在两个箱房内,拖进拖出的距离也比较近。本来这些垃圾桶都是散开的,人要翻,猫要翻,狗要翻,散落的垃圾非常多,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垃圾都集中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区环境,物业还在原有的垃圾投放点铺设草坪,种植绿植,让老百姓对撤桶心服口服。

“你好,女士们先生们,垃圾请分类,湿垃圾放左边,干垃圾放中间,可回收物放右边,有害垃圾放小盒,谢谢。”



对于公共场所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嘉定区也动了不少脑筋。在南翔老街,这个会说话的垃圾桶格外引人注意。把手放在感应区,箱盖就会自动打开,一段语音随之响起,提醒游客垃圾分类。

游客钱先生告诉记者:我觉得蛮新颖的,就是一般我们过来玩,不太会注重垃圾怎么丢,然后这上面又有指示牌,而且还有语音播报,所以我们就觉得在丢的时候也不太会丢错。



景区负责人介绍:平日里老街游客众多,且来自全国各地,对上海的垃圾分类不一定熟知。一般分类垃圾箱仅用文字说明,而语音提示则可以更加动态地来传递分类理念。

上海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丁晴喆表示:在我们平时的游客当中,很多小朋友,或者年纪轻的游客,在这里有一段语音播报,比较形象,也比较生动,大家是按照语音提示来放置自己手中的垃圾,所以宣传还有教育效果是比较明显。

当然,垃圾分类全覆盖只是第一步,刚刚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提供有效的硬约束,从而进一步巩固覆盖成果、提升达标率,最终实现"不分类不收运"的目标。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表示:目前,与条例配套的相关文件也都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告诉记者:条例通过后,首先我们是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各个街镇他们利用社区的一些阵地也在加大宣传的力度,对于市民来讲,如果关心垃圾分类,我可以很方便地去查询垃圾怎么分;第二步我们主要做了一些关于条例里面一些相关配套制度的细化,比如说对于不分类不收运,怎么是属于没有分好类,这个标准如何界定,遇到纠纷找谁,来进行评判等等,对于这些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一共涉及了十几项制度,逐步的应该在一季度或者五月份我们会有一个颁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实习编辑:宋子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