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不存在100%的村上春树和海明威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作者 舒曼

2020-08-22 09:04

说起《挪威的森林》、《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畅销书,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受到翻译文学的魅力。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著名翻译家林少华与李继宏分别携新译《我是猫》与《月亮与六便士》来到书展,并与喜爱他们的读者展开了三场深度对话。



有没有100%对等的翻译?


林少华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罗生门》、《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八十余部,此外,林少华新近还翻译了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猫》。 往往有读者评价林少华的译作带有“林氏味道”。林少华回应说,本来就不存在100%对等的翻译,也就是说,100%的村上春树和100%的海明威都不存在。在他看来,翻译是在译者个人理解基础上的语言置换。即便阅读母语文本,不同的人也存在千差万别的理解,那对外语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就更是了。林少华强调,翻译文学其实是中国文学特殊的组成部分。此外,除了语汇、语义、语法等方面的把握,文学翻译还有审美方面的感悟和传达,不同的译者对美的感悟和把握更是千差万别。翻译时脑袋里的念头是既不亦步亦趋,也不天马行空,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要在外语带来的异质性与陌生美和母语本土的同质性、熟识美之间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折中点,一个妥协点。



数年磨一剑 功夫在诗外


李继宏译有《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傲慢与偏见》《喧哗与骚动》《简•爱》等。他的最新译作《月亮与六便士》全文补足200条注释,内容考究,也是作家梁文道推荐的版本,读者对此满怀期待。 而李继宏却表示,自己没有所谓的“翻译风格”:“语言之所以存在可译性,因为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反映,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活动生理基础是一样的。我现在看一本英文书,我看不到文字,我只看到作者的思维活动,我就把作者的思维活动用中文呈现出来。所以我没有所谓的风格,我只是用中文把作者想向读者传递的东西呈现出来。”  李继宏继而坦言,为了更好地“呈现”,他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即使翻译很短的3万多字的《小王子》,他看了原著作品的所有论文和所有书。“翻译一部作品,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取决于你对这个作品的研究水平。你需要看无数的资料,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所以这也是我这几年出书特别慢的原因。”



忙碌时代  怎样遇到更有趣的书?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李继宏认为,经典在当下能给我们启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或者难题。他一直相信读书讲缘分,而且这缘分需要自己主动去创造,让读者没想到的是,除了书店,他还很喜欢到图书馆去看书,每次出去旅游也常常会带回一箱书:“多到各地的图书馆和书店看看,你能够接触一些你原来没有想到的新的可能性。不会局限于你已有的框框里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舒曼 实习编辑:崔雨佳)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