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违建区如何变身创意产业园?一切还要从人口调控说起……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2016-11-19 15:49
在“上海2040”城市规划中,明确了人口调控的目标,即到2040年,将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同时,根据全球城市开放发展的特点,在常住人口基础上,以实际服务人口的不同需求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以人为本”的保障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这个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下,各区也在结合本区的特点,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
作为上海传统的老工业区,杨浦区内遍布着各式的厂房。大工业年代,这里热火朝天,见证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结构转型,它们大都闲置下来,被企业出租承包出去,日积月累,成为外来人员的集中区。“三合一”、“非改居”现象屡见不鲜,安全、消防隐患丛生,成为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
像军工路1300号位于杨浦区五角场镇虬江地区,2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就包含7家大型企业。
上世纪90年代,转制后的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部分闲置的房屋出租转包,造成以废品回收、汽车修理、五金加工等低端业态为主的经营单位猛增至200余家。层出不穷的违建,连同复杂的人员结构,导致“三合一”问题及规模租赁现象激增。
申东木材有限公司的一栋二层小楼就租住给了安徽籍二房东对外出租。
如今,小楼虽已空空荡荡,但走近狭窄的楼道,尽头“防火防盗”四个字随即印入眼帘,似乎预示着当初的杂乱无章。
“走道以前这边可能有一些堆物,像助动车什么的,有的时候还会拖一些拖线板在走道里接着充电。”身为副总经理,这栋不大的小楼曾经是朱为民管理当中的“老大难”。
他告诉记者,出租后的小楼被二房东私自加盖了新的楼层,长高长胖了不说,还变身社会闲散人员聚集地。最夸张的时候,30多个房间总共住了200多号人,一间屋子就得挤下七口人,租客还在狭长的楼道里生火做饭,消防安全问题堪忧,“之前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让他们吃住统一管理,但是由于人员的层次相对比较低,管理难度也相对比较大,而且不可能24小时管理,管理也有一些问题。”
在军工路1300号区域内,像申东木材这样的“三合一”小楼比比皆是。
人口庞杂、管理难度大,这块绵延20余年的"硬骨头"该如何啃下来呢?
今年初,虬江地区被列入了市"五违四必"重点整治区域,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小组,从拆违入手,通过宣传告知、劝退、联合执法等方式,对违规居住在违法建筑、“非改居”、“三合一”门面房内的人员全部予以清退。
初步清理,效果显然,杨浦区五角场镇平安办施锋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一共大概清理了600余间,将近2000人。违法居住人员清理以后,剩下的居住人员都是在军工路1300号单位内部工作的人员。”
人口调控初步取得成效,那么,该如何避免违法居住问题回潮呢?
顾文伟是虬江地区的外口专管民警,如今,他隔三差五就会带着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进行突击排查。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居住管理的责任主体下沉到企业,企业除了指派专人负责实有人口的登记、管理、上报工作外,还必须保证,只能与自己厂区内的租赁公司签署房屋租赁合同。
据上海森远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沈永弟介绍,“公司不对个人开放,住进我们的宿舍一定要有合同。我们这里有个外口办,外口办每次对我们这里都是有要求的,有表格要填,每个用户的情况包括每家人家的情况都有的,我通过填了以后报给他。他们是不定期地来走走看看,看了以后有什么情况都给我指出,随后我通过整改以后解决问题。”
如今,森远木业的生活区俨然是一幢标准化的集体宿舍,企业不但为员工配备了公共食堂,杜绝一切"开小灶"行为,还通过"监控+人防"的方式,加强日常巡查,从而做到定人、定房。
据统计,整治以来,园区内实有人口信息登记率和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和15个百分点。而为了提高企业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公安部门还建立了一套奖惩制度。
顾文伟说,日常管理当中,外口办民警会通过实有人口反馈制度、实有人口采集制度和倒查制度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动,增加单位企业自觉管理,“如果平时在检查当中发现管理方不到位,发现有漏洞,我们按照实有人口管理条例对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处罚:对单位处罚是1000块以上、对个人是200块以上。”
除了"以房管人"、还有"以证控人"。相关部门定期排摸违法建筑,将包括群租、非改居等违规居住建筑纳入房屋嵌入式管理,强化"黑名单"比对制度,涉嫌违规居租住的人员一旦需要申办居住证件,系统即会自动识别,及时制止。
杨浦公安分局人口办实有人口科科长喻颖介绍,“我们定期从相关的职能部门收集违规居住人员信息和违规就业人员信息,建立这样一个名单作为我们居住证件监管的一个参考,如果某个人被列入了黑名单,我们就会严格审核他办理证件的资格和条件。”
“组合拳”即出,成效显然。
包括"军工路1300号"在内,今年以来,杨浦区已经梳理社会管理薄弱地区23处,完成整治19处,清退外来人口4000余人,无人居住房屋、来沪人员10以上房屋分别减少1万余间和40余间。
根据规划,未来的军工路1300号将配合杨浦区“双创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变身创意产业园区。老厂房变身创意孵化、思想交汇、火花碰撞的灵感之地,这样的“新生”叫人充满期待!
而对于未来如何维持人口调控的成果,杨浦区人口办副主任王志峻介绍,“要持续推进区域环境整治方面下功夫,重点将居住证管理和居住房屋的租赁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管理推进不断优化区域的整体环境,守牢人口规模的底线。”
(编辑:余寒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