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努塔斯:“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中共处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邵菁
2016-05-30 20:08
本期嘉宾:
尼古拉斯.沃努塔斯
华盛顿商学院经济学著名教授
以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而闻名
近期一些国际组织开始关注创新城市这个问题,其中世界银行与沃努塔斯等教授进行了合作。他们在考虑创建一种实践,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议如何将一座城市变为一座创新城市。“这并不是一桩易事,因为除了科技,还需要一系列的工具才能将之变为现实。我们与他们进行合作,就是帮助他们想通这个问题。软政策很重要,因为创新城市的价值就在于把新想法推广到市场中去。”
将新想法推广到市场中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该由谁来实现同样使人困惑。对于这些疑问,沃努塔斯教授给出了解答:“做这些工作的通常是小公司。大公司它们在做的东西都在市场上已有,所以他们不会去创新,甚至除非万不得已它们绝不会毁了自己现有的生意。相反地,如果小公司与大公司正面交锋势必会败,所以它们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也就是创新。”
这个想法非常新颖,我们总是相信那些已经稳定、规模庞大的公司所制造的产品,从没有考虑过新型小公司对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沃努塔斯教授的话在创新城市的建设道路中是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一座有志于成为创新城市的城市需要培养大量对发明发现新事物有直接兴趣的小型企业。
也许是想起了之前自身的经历,没等记者开口提问,沃努塔斯教授便接着补充道:“如何培养小公司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不仅与科技有关。包括欧美等各地的公司,他们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我们不需要业务上的帮助,我们知道如何做研究。如果有人可以帮忙,那可以帮其他事。’他们不需要科技上的帮忙,而是其他领域的援助。小公司的压力很大,月底要达成目标,没时间获取广泛的信息来扩张业务。或许政府可以在这些方面予以支持,但目前很多地方传统政策都还没有涉及到。”
沃努塔斯强调了小公司在城市发展成为创新城市的历程中至关重要,那是否说明大公司的不敢轻易冒险创新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呢?也不尽然。小企业固然无法代替,但可以让大公司更具活力。尤其是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公司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善于整合,这是小公司没有能力做到的。这就引出了新的问题,该如何吸引大公司呢?用的方法和吸引小公司一样吗?
沃努塔斯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向我们推荐了一位作者莱特——克林顿任总统时的劳工部部长。莱特在自己的书中这么写道:“我们不可能控制资本,我们能控制的只有两个:物质性基础设施和软基础设施;我们还控制人们(指人们不像资本流动那么频繁)。我们没法把一家公司带到这儿,我们也不应该关心这家公司是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中国的还是什么国家的,我们关心的是要把它们带到这里来。政策不应起限制作用,不让它们离开,那样是徒劳的;而应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其他地方要好。”
反映到刚才的问题上,这段话道明了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件事:大公司有别的选择,它们不需要政府扶持。但如何让他们选择我们这个城市而非其他城市呢?这是一个关于基础建设的问题。基础建设绝不仅仅是修路,大公司除了需要电力系统、道路、机场这些,还需要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能与政府进行对话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上海想成为创新城市,吸引大的公司,应该好好思考这家公司需要什么,然后斥资于软、硬性基础设施,以及——人。
(编辑:温雨茗 施荔)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