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数字化,如何为教育加“码”?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林羡德
2021-11-19 18:18
近日,《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公布,长宁、宝山、徐汇三区主动申请成为试验区,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探路、创新示范。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着数字化转型,上海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尝试。数字赋能,将为学生的学习以及上海的基础教育带来哪些改变呢?
“请大家拿出‘云笔’,完成一下课练卷的第一题。”在一支普通的笔上装上特制摄像头,老师就能在课堂上,实时看到每个学生的书写轨迹。孩子们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每一个停顿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们都“看”在眼里。
“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整个答题的过程,可以让我们老师更好地设计分层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数学老师胡天有告诉记者。
“等一下你稍微慢一点好不好,因为你的心率有点高,稍微有点累是不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孩子们的体能表现如何?全班的数据在这个平板上一目了然,绿色代表心率低,需要加量,黄色代表刚刚好,红色要提醒孩子缓一缓,正是孩子们手上的这个"云手表",让体育老师吴颖做到了成竹在胸。
“云手表区别于一般的运动手表,我们老师就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接下来对全班的教学进度、教学流程,做一个统一调整。”吴颖说。
在数字孪生的校园里,所有数据都会在此集结,形成每个学生的数字画像,让大数据成为“跨学科”合作的助推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英语老师张帆说:“比如我们采集到他比较感兴趣的英语阅读主题,语文老师也可以运用孩子喜爱的阅读主题,提高孩子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针对孩子的不同特征,调节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给予我们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除了借助“数字画像”因材施教之外,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也在数字化转型中初显成效。
在延安初级中学的这个实验室里,八年级的同学们正在用无线投影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载片,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上的平板上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还能实时体现在大屏幕上。
“我可以在这个白板上面观看其他同学所做的实验,和我的实验(结果)做个对比!”同学们说。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生命科学老师谢爱纯表示:“以前学生的观察结果都是孤立的,现在学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共享和交流,老师也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进行定向指导。”
在英语“听说课堂”中,通过每个学生手中的语音答题器,可以实现AI实时打分,老师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全班的整体情况。
“比如刚刚这堂课上,学生通过手上的语音答题器,就可以跟大屏进行实时的人机互动,我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支持,迅速锁定班级同学在这段学习中问题是哪里、优势是哪里。”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英语老师张琦告诉记者。
目前,不少数字化转型设备,还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说:“有了更丰富的设备,更多数字化的装备,我们都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反过来就可能更好地去优化我们的课堂。”
长宁、宝山、徐汇三区主动申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试验区后,接下来,将在这些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基础上,结合整体化和个性化,真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
“我觉得这个数字化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有了这个数据支撑以后,还是比较容易为某一类学生,在共性作业的基础上,来精准布置一些个性作业,以帮助他的成长。”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刚说。
“打破原来的传统的教室,可能要通过一些AI或者VR等,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浸润式的体验式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兴趣,真正达到一个减负增效的效果。”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说。
“真正解决教育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信息化,通过技术赋能,促进教育的革命与重塑以及整体性转变。”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说。
到2023年,上海将建设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通过数字赋能,给教与学插上智慧的翅膀,让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智能,人才培养方式更加个性多元。同时,通过不断应用数字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承担起未来数字社会的责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齐越 林羡德)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