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三张稚嫩脸庞 记录叙利亚五年战火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2016-09-09 20:13

【视频】三张稚嫩脸庞 记录叙利亚五年战火


13岁的哈姆扎,生活在叙利亚南部小城。因为一次街头涂鸦,他的生命被定格在了最不堪的一刻。尸体显示,他生前被残酷折磨,四肢和膝盖都断了,胸前有多处烧伤痕迹,甚至生殖器也被切除。



那是2011年的4月,当“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叙利亚的反政府浪潮也日渐高涨。哈姆扎和其他十几名同伴,正是在一场抗议示威中,被政府军逮捕并虐杀。 血腥的消息传出,政府军同反对派的矛盾迅速升级。一夜之间,反对派快速集结,巴沙尔政权摇摇欲坠,叙利亚从此滑向内战深渊。


乱局之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从伊拉克向叙利亚进军。民族、宗教、政治、极端势力,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缠斗。



2015年9月3日,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面孔朝下趴在沙滩上,仿佛睡着了。之前一天,艾兰一家乘坐的偷渡船在地中海因超载翻沉,他的尸体随后漂到土耳其海滩。 艾兰的悲剧,只是叙利亚难民外溢的一个缩影。


多年战火,叙利亚社会和经济结构被严重摧毁,民不聊生,有超过25万叙利亚人死于战火,1100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万难民散落各地,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尽管美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国家,以打击“伊斯兰国”为由,相继对叙利亚境内实施空袭。然而,由于国际势力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他们的干涉让原本复杂的局势,更加难以捉摸。



今年8月,4岁男孩翁兰,坐在救护车里,满身灰尘与血。他所在的阿勒颇东南地区,政府军和反对派正爆发激烈对战。空袭中受伤的他,一脸惊恐又茫然。 而这种惊恐与茫然,在焦土般的叙利亚,何尝不是属于每一个人。


政府军、反对派、极端组织、外部势力,在脆弱的叙利亚土地上,究竟将撕扯到哪一个年头?


更多叙利亚局势内容,请关注9月11日上午08:15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郭宪纲,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问题专家赵伟明,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带您一起聚焦叙利亚五年内战。


(编辑:余寒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