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9″

视频 | 直击那些与病毒赛跑的昼与夜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一凡 龚海韵 屠佳运

2022-01-16 08:33

1月13日,上海新增2名新冠确诊病例,3名无症状感染者,5人都和1月11日上海报告的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联。


实际上,从1月11日开始,全市的流调队伍、核酸采样队伍、医务工作者、广大基层社区干部等都已经行动起来,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持续作战几十个小时。这些天来,无数人奔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枕戈待旦、坚决有力处置新发疫情,加快流调溯源追踪,以最快速度阻断传播,把扩散风险降到最低。



晚上8点,双休日的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里一片灯火通明。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需要对全体师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日以继夜是核酸检测相关工作人员这些天来的真实写照。管控相关人员需要做核酸,因生活工作需要做核酸的人员这两天也激增。


同仁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魏珏提醒:“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离,请耐心等待,很快的。”寒风中的同仁医院门口,长长的队伍高峰时达到了五、六百人次。采样窗口从平时的3个增加到了6个。同仁医院检验科分子组工作人员谭美玉说:“注意接收标本,这一批来了261个。”每隔半小时,采集的样本,就被送往核酸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里,检测人员三班倒奋战,要精准完成八、九千人份的检测。目前,上海共有164家核酸检测机构,其中48家医疗机构面向市民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社区工作者防控疫情的一线。


闵行区爱博二村是个超大型社区,由于紧邻机场,社区内4890户人家中,有64%是租客,其中不乏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因为社区中有15人需要进行7天社区健康监测。居委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上门告知要牢记“六个不得”:不得搭乘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聚餐,外出堂食。爱博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春华:“我们居委物业业委会,包括小区志愿者党员,楼组长,我们会做好生活保障。”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大礼堂前,前来接种疫苗的大学生已排起了队,医护人员不忘一一提醒学生接种注意事项。截至1月12号24点,上海累计接种已达到2350.3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20.56万人,完成加强针的有870万人。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有效途径;在接种疫苗的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精准配苗工作。


晚上七点,长宁区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内,负责为全区配苗的金蓓还在独自留守。为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全程安全可靠,各个接种点每天不借苗,不屯苗,金蓓往往要统计到晚上九、十点。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科员金蓓:“我是根据他们的库存再根据明天的计划,绝对是不能屯(苗的),各个点借苗很容易出现差错。”



在金蓓办公室的隔壁,这两天晚上的灯光几乎从不熄灭。在上海,市、区两级疾控全天候24小时调查处置,疾控响应4小时完成流调核心信息,以快制快,是和病毒抢跑。如果发现社区内出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辖区内相关人员和环境的筛查随即展开,第一步,就是电话流调。


流调中,相关人员所到之处是否为密闭空间,是否全程配戴口罩,尤为关键。为了尽可能真实还原所有行动轨迹,尽量减少错误信息,一个流调电话往往要打上一个多小时。根据流调提供的线索,流调小分队出发,对一例密接所涉及的场所,作进一步的轨迹排查和现场排摸。



通过查阅公共视频,一位与密接同处电梯但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引起小分队的注意。长宁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呼杰解释:“他没有戴口罩,他即将是和密接进入一个封闭环境,先控制一个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密接发生转阳后,这个次密会升级为密接,我们先把他给控制住。”


流调人员对当天密接接触过的相关人员做了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对次密接人员实施转运。晚上十点半,结束了轨迹排查的流调小分队,赶回疾控中心,等待下一次出发。



同样在晚上十点半,延安西路上的这个封闭管理小区,第二轮核酸检测的工作还在进行。受本轮疫情影响,静安区静安寺街道不少场所都波及进入“2+12”的封控当中,街道的工作人员彻夜守护。不少人结束完白天的日常工作,还会赶到小区进行支援。对于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常态。


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文群说:“像有些流调名单可能都是在半夜三更,一大批推下来 我们就是24小时无休眠,必须要把这个不过夜所有的名单都要去核实,核实好以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去上门采样。然后该转运到什么地方就转运,应该说5天5夜,我们的医务人员大概每天只能休息2~3个小时。”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一凡 龚海韵 屠佳运 实习编辑:尹翼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