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儿童无适应证抗菌药应用明显增加 应对细菌耐药迫在眉睫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谧路

2017-12-01 16:56

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 拉开了人类与细菌赛跑的序幕。此后几十年间,抗菌药不断研发,让多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人类生存寿命大幅延长。但与此同时,耐药的"超级细菌"也出现了,其传播性和难治性,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并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难题。那么,现在我们使用抗生素,是不是都做到合理且安全了呢?



71岁的陈阿婆,06年起,因胰腺疾病并发反复胆道感染,频繁使用抗菌药。最近几年,她明显感到以前见效很快的药物,现在都慢慢失去了效果,甚至是对抗革兰阴性菌的最后王牌--美罗培南,也不起作用了。 陈阿婆告诉记者:“用了体温下不去,两个药联合用,稍微可以压下去一点,一个月还要发两次。”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引起陈阿婆胆道感染的主要菌种,10多年来基本没变;但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却在不断降低,也就是说,变得耐药了。现在,陈阿婆可选择的抗菌药已经越来越少。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徐溯医师说:“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还有S,也即是敏感, 现在已经这排都是R了,R就是耐药的,只有替加环素是中介的,现在只有很少很少的药,都是要用几十年前的老药来治疗感染了。”可是仅有的几种,也或是副作用大、或是价格昂贵。“多西环素、磷霉素,像磷霉素用了以后胃不舒服、呕吐,要么就用最贵的自费的药,一天吊2针就要2000多块,说得难听点就是没药用了。”陈阿婆非常无奈。


在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感染病房,每年要收治约500名像陈阿婆这样的耐药菌感染患者;由抗生素研究所联合神经内外科、风湿科、血液科、临床药学等10多个科室开设的耐药菌感染多学科诊疗门诊,每年则要进行院内外会诊超过5000例。其中不少都是广泛耐药、甚至全耐药,临床治疗难度极大。更令医生担忧的是,近年来,抗菌药的研发已经赶不上耐药的发展。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告诉记者:“研发一个新药很辛苦的,要10亿美元,要10年时间,用到临床可能一、两年就耐药了,所以制药公司来说动力也不是很大。”



应对细菌耐药问题迫在眉睫。为此,上海在2005年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目前已覆盖全市18个区的334家三级医院、二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监控和评价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华山医院今年选派23名临床药师开展重点药品点评100余次,发现并纠正问题1600多个;同时联合卫监所,督查各医疗机构执行严格的目录备案管理和医师处方权管理。


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告诉记者,首先要规范目录,“规定三级医院只能用50个抗菌药物,二级医院只能用35个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严格控制的,需要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医师才可以有权限使用,既保证我们临床需要的药要有,但是又不给任何滥用的机会。”



此外,本市部分三级医院也已相继取消了门诊输液,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使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市三级医院的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率已从原来的将近30%下降到9.5%。

不过有专家注意到,尽管总体数据下降明显,但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旧在20%以上;耐药菌检出率也出现上升,如耐药葡萄球菌,成人检出率较10年前减少了一半,儿童却增加了近一倍。这说明,在儿童群体中,抗菌药过度应用,适应证掌握不严的问题依旧突出。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不少家长都认为,用抗菌药好得快,还能控制疾病发展。 “给她吃美林 吃了烧下去了,过了五六小时又上来了,两三天一过变肺炎了。我们要求医生开头孢。”另一位患儿的爷爷也表示,抗生素“需要用的,用了以后热度明显下去了。”


而事实上,普通的感冒、发热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药。 “病毒感染之后很少的一部分,比如5%到最后会继发细菌感染,这个几率很低的,绝大部分都是不用抗菌药自己也会好的。儿童一般家长很宝贝,医生也很谨慎,觉得发热是比较大的事情,希望尽快用药压下来,抗菌药可能就上了。”王明贵教授分析道。



抗菌药是伟大、神圣,却高度危险的药物,滥用抗菌药带来的细菌耐药性、耐药菌的传播性,将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目前,公众对此的认知尚十分有限,因此专家强调,在使用抗菌药之前,必须咨询合格的专业医师,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来使用。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临床用室主任杨帆教授提醒广大市民:“不该用的坚决不用,该用的要用对药的种类、要用对药的剂量、还要用对疗程,除恶务尽,如果半途而废细菌没杀光就停药,不仅耽误病情的治疗,而且细菌反而更容易耐药。”钟明康主任则呼吁,"抗菌药物我们希望是省着点花,当我们年纪大了,我们有严重的感染的时候,才可以使用这些高级的抗菌药去处理,如果现在不节约用,我们将来就是没药可用。“



抗菌药物管理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院、药企、患者等各方共同应对、共同行动。因为,"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谧路 编辑:楚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