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视频 | 以“量子”为名 从伪科学到新骗术如何防范?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翟静 阮丽

2024-04-22 18:07

如何让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一直是农民朋友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近日,一种名为“量子赋能”的所谓高科技产品,通过短视频等渠道,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关注和热议。



商家们宣传说,只要将种子放在所谓的“能量舱”中静置30分钟,就可以通过最新的量子纠缠技术,调整植物细胞里的磁场,“像培育试管婴儿一样,让种子达到最佳状态”。什么是“最佳状态”呢?商家们表示,就是更短的生长周期、更强的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最终能让农作物产量增加30%以上,甚至连口感都会明显提升。商家们还宣称,该技术经过了反复试验论证,广泛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种子,五年来没有失败的案例。


不过,有河南平顶山的村民在给花生种子试验过该技术后认为,技术是假的,就是个骗子。那么,真相到底怎样呢?



根据视频中的信息,记者到商家们宣传的“试验田”和“能量舱”进行了实地探访。在位于平顶山市叶县的一处农田,记者看到地头上竖着一块牌子,醒目地写着"量子能量波赋能增产试验田"。商家介绍,赋能的和没赋能的农作物生命力不一样,茎和杆都明显要粗壮一些。



距离试验田不远的一处平房,就是所谓的“能量仓”,门上写着"细胞康养 量子空间"几个字,面积大概10多平方米,虽然看上去很普通,商家却号称使用了高科技设备。一些看上去像写字板一样的板子,就是最核心的设备,连其中的螺丝都有专利。



在另外一些商家的口中,赋能技术更加万能。种子不需要拆袋,袋子也不需要扎眼,赋能的过程通过光学就可以完成。更高级的版本,不仅可以给种子赋能,生活中的各类物品都可以赋能,价格也是明码标价挂在墙上。


如此强大的设备,价格自然也不便宜。给一亩地的种子“赋能”30分钟,就收费100元。一台“赋能”的机器,甚至能卖到50万元。商家还悄悄传授了推销秘诀:第一年打着免费服务的幌子,尽量把面铺开。等到第二年,感觉有用的,就可以收费卖了。感觉没用的,因为没花钱,也不会来找麻烦。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设备生产商融之德(唐山)量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却表示,给种子赋能可以,给万物赋能是虚假宣传,是在炒概念,“给他俩概念 给他俩词,他拿出去骗人去了”。



不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体量子实验室主任范桁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给种子赋能也是不可能的。量子技术确实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真正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年的努力。从现有技术来看,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所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不科学的概念炒作,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句源自于科幻电影的调侃,已经成为很多新骗术的宣传口号。还记得“翻书5分钟,能读十万字”的“量子波动速读法”吗?还记得“植入高频量子芯片、包治百病”的“量子挂坠”吗?近年来,在所谓“量子”概念的包装下,这一个个普通商品,都仿佛有了万能的体质,卖出了非同一般的高价。


此外,暗物质、石墨烯、引力波等高科技概念也难以幸免。除了被用来包装成产品,还被一些传销组织当成传销工具,开展所谓的“技术培训会”,给参会人员讲述产品的神奇功效。引诱不知情的消费者参与传销,致使诈骗案件接连发生。



针对高科技概念一再被滥用、被矮化的乱象,科学家们不得不出面、三番五次公开辟谣。事实上,这种行为已涉嫌虚假宣传。我国有多部法律都明确规定,经营者虚假宣传与销售伪劣产品,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是,这些都没能停止骗术升级创新的脚步,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又暴露出哪些监管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不法商家对于高科技概念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对新科学技术的好奇和崇拜心理。而人们之所以轻信这些伪科学的神器,本质上是科学素养不够,认知上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或者是中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尤其是一些农民致富心切,在一些科技骗子的蛊惑下,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猎物。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宣传监管方面加强引导。比如说,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是有必要的,但对于部分人群将此解读为科学万能论的现象,也要引起重视,要在科普宣传中有意识地区甄别误区、拨乱反正。


马亮表示,目前亟需改进科普的方式、提升科普的效果。一方面要深入到一线的最前沿去进行科普,让普通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可以具备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提升他们对于科技骗子的甄别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科普的滞后性,不要等很多人上当受骗之后,才去跟进解决。最好能在骗子刚冒头时就能敏锐地发现、并进行严厉打击,防止其蔓延开来。此外,科普应与监管相结合。政府部门可以从提升前瞻性入手,通过和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等机构的定期、不定期的合作,尽早、及时对最新科技动态进行解读,根据骗局的惯有套路和手法,提出预防性的解决方法。而一旦发现骗局,也要及时依法严肃查处。当然,从普通消费者者角度来讲,也要提高警惕。对于那些宣称有异乎寻常的奇特效果的产品和服务,首先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政府部门反映、求证和举报。这些工作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更多的人。

编辑: 阮丽 翟静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