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防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金融委再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

时讯

第一财经 杜川

2019-11-29 11:27

继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后,金融委28日开会再次关注中小银行改革问题。


11月2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展、部署下一步思路举措。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金融委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处置金融领域突出风险,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秩序好转,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会议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根本上要靠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通过改革提供机制保障,提供动力支持。前期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支持了经济平稳运行。


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力度持续强化,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整治各类金融乱象,压降金融杠杆,指导和规范商业银行经营,更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此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深入推进。中国银行《2020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出台并持续完善LPR定价机制,形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LPR-贷款利率”的传导路径,引导资金成本整体下行。


一系列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政策显效,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2.8%下降到2019年三季度的2.1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资管新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相继发布严防风险底线外,近日,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与识别机制,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正式就《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认为,长期来看,成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利于银行压缩过于复杂的业务,减少与其他机构、客户不必要的关联,促进其回归银行业本源,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治理等管理更加规范,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对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式可能会有所简化或灵活调整,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中小银行发展。


精准拆弹守住风险底线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总体上有所放缓,加之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导致我国经济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客观认识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压力,有助于筑牢风险底线。


近日,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变化较为敏感,尤其中小银行自身体量较小、风险管理能力偏弱,因此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另外,近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分类更加审慎,使得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可能导致一些监管指标有所下降。


在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此次会议表示,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资本市场和中小银行改革,引导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等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


这并不是金融委第一次提出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此前,金融委第九次会议就曾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中小银行正迎来一轮补充资本的浪潮。11月19日,台州银行完成首单城商行永续债的发行并开始交易流通,规模为16亿元,票面利率5.4%;日前,徽商银行披露文件称,公司拟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发行100亿元永续债,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未来在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方面,监管层或将推出更多支持性政策,金融机构内部信用分层现象也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从整体来看,我国4000余家中小银行整体经营稳健,流动性整体充裕。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5%,贷款损失减值准备1.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4.4%,2019年一至三季度中小银行实现净利润4483.5亿元,抵御风险的“弹药”充足。


正如《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内容指出,果断实施接管发挥了及时“止血”作用,避免了包商银行风险进一步恶化。存款保险基金出资、人民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以收购大额债权方式处置包商银行风险,是较为稳妥的处置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客户合法权益,避免了客户挤兑和风险向众多交易对手扩散,又依法依规打破了刚性兑付,实现对部分机构激进行为的纠偏,进而强化市场纪律。同时,人民银行适时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遏制了包商银行风险向其他中小金融机构蔓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通过观察银行存贷比等指标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中小银行状况良好,并不存在外部担忧的大面积风险。另外,监管部门也充分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提高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可期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释放活力、促进竞争、增强内生动力,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


会议强调,下一步要坚持既定方针政策,调整优化思路和举措,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完善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继第七次、第八次会议后,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意味着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下一步金融工作重心将继续向稳增长方向倾斜。”王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11月5日,MLF利率四年来首次下调;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近日,财政部也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


王青判断,接下来货币政策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方面或将出台以下措施:首先是引导LPR报价持续下调,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其次是加大宽货币力度,DR007等货币市场利率有望小幅下行,降低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三是年底前后有可能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另外,年内MLF利率再度小幅下调存可能性。


展望2020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夯实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的基础。银行业将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等方式多元化补充资本,进一步计提拨备,持续夯实损失吸收能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