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咬一口,甜到骨头酥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光
2018-01-25 20:27
一辆三轮车,一个小火炉,一副制作模具,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每天清晨六七点和下午三四点,你都能在奉贤菜场路上看到这个冒着热气的路边摊。
摊主是当地的名人——“糕帮”传人范丙官。在他手里出炉的海棠糕,是当地孩童们放学后的零嘴,也是无数奉贤“土著”们记忆里难以割舍的味道。
奉贤海棠糕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糕点小吃,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海棠糕的制作过程虽不复杂,但点点滴滴中凝聚了“匠人精神”。
首先是制作工具不可小觑。制作海棠糕需要一套专业的铜盘模具,模具分为上下两片,一片是圆形铜盖,另一片有着七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形凹槽,一个居中像花蕊,六个围边做花瓣,就像一朵巨大的海棠花,那海棠糕就是从这圆孔里烘烤脱模而出的。范师傅告诉我们,他手里的这套家伙什儿,是从上一位做海棠糕的老师傅手里接过来的,如今已再难寻觅。
其次是海棠糕的制作过程需要十分用心。虽然面粉、酵母、豆沙、白糖、猪板油都是常用食材,但对这些食材的配比和对烘烤火候的控制却考验着糕点师的经验。水油的调和、面粉的发酵程度、豆沙的细腻程度和甜度,是决定海棠糕口感的基础。烘烤时,铁板温度的把握又有讲究:温度高了烤出来的糕点会焦而味苦,火候过小又出不了脆皮,翻转速度更要恰到好处,才能让面团均匀受热。
范师傅告诉我们,别看他现在的操作驾轻就熟,当年他可下了两年苦功,经历过不断的失败和反复的练习。现在,经验丰富的他已经掌握了一套心法:“在糕模刷上水油后,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说明火候到了。”此时,就可以将和好的面浆浇入糕模孔。烘烤一会,用铜钎挑起一块豆沙做馅心,再用面浆盖面,放上一块猪油。同时,另一块铁板也要刷上油,两块铁板紧紧扣住。一面烘烤3至4分钟以后,再翻过来,等看见模具上的糖浆水咕噜冒泡时,差不多就能出锅了。
刚刚出炉的海棠糕散发着焦糖的甜味,圆形的面饼上覆盖着一层金黄的糖浆外衣,底部还有一些细而滑的纹路向上延伸。咬一口,软糯的面皮混合绵密的赤豆沙,清甜细腻又不粘牙糊口。舌尖若不小心碰到那层黄灿灿的酥脆糖壳,就真的是酥到骨子里了。
几十年如一日,年近七旬的范丙官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煮赤豆、磨面粉、拌豆馅,范师傅说:“食材新鲜,是传统小吃长盛不衰的秘诀。”但因传统工艺达不到量产,一炉海棠糕只能烤7个,每炉需要5至7分钟,所以即使范丙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天最多还是只能做200多个。出摊的几个小时里,海棠糕总是供不应求,有时遇上不远数里驱车赶来的顾客,一次性就要买走一整炉。看着小三轮上已经见底的面糊糊,排了半天的食客们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失望而归。但没关系,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出现在摊前,用“不吃到不罢休”执着,证明着自己对传统味道的忠贞。
放学吃着海棠糕长大的孩子,一定有一个香甜的童年。而今,真正的海棠糕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也许带着手的温度制作出来的食物是有灵气的,机器远不如人们的手更知道食客内心的需要,所以现今的人们越发偏爱像老范这样专业制作海棠糕的老手艺人。
候着下雪的日子,一炉冒着腾腾热气的海棠糕,热乎乎,香喷喷,正好暖暖手。
关键帧:
晨光熹微间
斜阳脉脉时
奉贤古城巷
海棠依旧香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光 编辑:祝闻豪)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