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

视频 | 视频|8集微纪录片《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④——激荡的春天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7-12-01 18:01

历史叙述人菲利普•肖特开场白

1927年3月21日至4月12日,上海历史上的这三个星期,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复杂吊诡的历史,以至于它吸引了一位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小说《人的命运》,一些主要角色,即以当时在上海的共产党领袖为原型而创作的。


那时,我身后的外滩海关大楼还在兴建中,它见证了那个春天里最令人惊骇的大事件。

第四集 激荡的春天

城外
北伐军在前进,步枪上闪烁着雨滴的微光,开往粉红的夜上海……
城内
阵地已经侦查,射击点已经标出。整个城市已成为被瞄准的猎物。
 ——安德烈•马尔罗《人的命运》

时至192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尽管磕磕绊绊,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了。国共两党共同发起了“北伐”,在1926年的夏天,国民革命军已经从广东出征,受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建立国共两党联合的政府。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正准备攻克上海,此时的上海,在直隶军阀孙传芳手中,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外国租界,凡事都得小心翼翼,一旦某个环节失控,都可能引发国际事件。


周恩来,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也是本地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已经从广东秘密进入上海,准备发动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同南方打过来的蒋介石部队里应外合,联手攻克上海。

这份文件是武装起义的秘密计划,由潜伏在上海市内的中共领导人制定,时间是1927年2月24日晚,离蒋介石及其部队的到达还有一个月。这个 “老”字,指“老头子”或“首脑”,是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时年48岁;“周”,就是周恩来,29岁;“亦”,即罗亦农,25岁。

寥寥百余字,却是一个周密的计划。内容包括策反敌人海军、与北伐军保持联络、组织工人夺取武装和加紧政治宣传,并提出打倒军阀,“组织市民代表政府”的目标。

三天后,周恩来派人送信给北伐军东路军司令何应钦,报告上海工人武装和大罢工的准备情况,敦促北伐军驰援上海。

在今天的上海,你可以搭乘快捷的交通工具去任何地方,没有路障、没有隔断、没有禁区。

但在二十年代的上海,情况却截然不同。租界位于市中心,将华界一分为二,马尔罗称之为“上海折翼”。租界当局不许任何人擅自携带武器穿越租界。鉴于上海特殊的城市格局,注定这次工人武装起义各自为阵、分散于多个地点。

3月21日晨,周恩来和中共特委军委得知北伐军已攻占近郊龙华,立即发出了工人武装起义开始的信号,中午,上海总工会下达了总同盟罢工令。


起义队伍中最大的一支由印刷工人组成,他们大多来自于商务印书馆,那时即是中国出版印刷业的翘楚,直到今天也是这样。他们猛攻直鲁联军盘踞的东方图书馆,攻克后,在这里建立了起义的闸北总指挥部,在周恩来、赵世炎的亲自指挥下,开始了攻克北火车站的决战。

经过30多个小时的鏖战,3月22日下午六时,直系军阀部队最后的堡垒——北火车站被工人武装攻克。


直到今天,关于这次武装起义的诸多细节依然是一个个的谜。工人掌握的武器从何而来?各个分散的战斗点是如何相互联络的?周恩来和军事委员会是怎样穿越市区去指挥战斗的?诸多谜团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考证。但是,结果却不容置疑:工人们胜利了!


就像一位参与起义的工人说的那样:“我们异常兴奋,因为军阀部队被打败了,革命胜利了,我们再也不会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了,有人甚至说物价也要下降了。”

1927年3月22日,“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成立,由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工人和上海资产阶级代表共同组成。

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已成定局、新政权的领导人焦急地盼望着北伐军的到来。但是,军队和它的总司令蒋介石却欲进又止。蒋介石和麾下将军们另有谋划,不久,共产党人就会发现。


(本片由上海市档案局(馆)、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授权播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