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视频 | 应对“不一般”的“暴力梅” 防汛重点在哪?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阮丽 翟静 陈昱卉

2024-06-25 16:24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力梅”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25日早间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江西北部局地有降水量250毫米左右的特大暴雨。同一时间,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将针对性地、分别启动红色、橙色和黄色预警。



近期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气象数据显示,自6月17日以来,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大,累计降雨量已达250到500毫米,超出常年平均水平50%以上。其中,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降水量更是高达500到740毫米,较常年平均水平偏多一到两倍。水利部的通报则显示,受强降雨影响,目前长江流域共有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鄱阳湖水系多条支流超警,太湖周边河网区有15站水位超警。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李宁介绍,未来三天内,长江中下游地区都会有持续性强降水,而且江南一带都处于强降雨的核心区域。最主要的原因是冷暖空气在这一带上空持续交汇,而而副高位置的变动使得雨带的位置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摆动。


李宁介绍,具体来看,25日,强降雨的雨带西段有所南落,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的雨势有所增强,雨势最强的区域出现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26日和27日,强降雨的雨带将明显北抬至长江沿江一带,将使得重庆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普遍出现大到暴雨。这三天累积下来,江南北部多地的降雨量将达到100至200毫米,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则会超过200毫米。



有网友提问:今年长江流域是否会出现类似于1998年或者2020年那样的全流域洪水?对此,水利专家程晓陶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需要根据后续天气的发展来做进一步的研判。


程晓陶表示,超预期的降雨将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和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明显增加,所以当前的防汛形势不容忽视。重点是要统筹做好水库泄洪、下游排涝和转移安置工作。长江流域虽然有大量的中小水库,但是它们对于洪水的调控能力其实是有限度的,在极端持续的暴雨之下,往往需要通过泄洪的方式来腾出库容,这就给下游的排涝工作带来压力。如果是在平原地带,可以采取主动进洪的方式,需要对当地居民做好提前转移安置的工作。如果是在城市里,还要考虑瞬间行洪带来的问题,类似于下洼式立交桥、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场所,都要特别注意防汛。


程晓陶提醒,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一定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预报预警的降水落区和强度等信息。山区居民要注意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潜在气象灾害;城市居民要关注城市可能的内涝风险,尤其是强降雨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暴雨天出行切忌冒险涉水,尽量乘坐地上交通工具;如果是行车,要避免驶入地势低洼及积水区。如果因积水发生被困情况,要快速摇下车窗或用安全锤等工具破窗逃生。

编辑: 阮丽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