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9″

视频 | 为拿大奖接轨国际审美?郑若麟:自主意识不能丢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1-17 10:22

接轨这个词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当我们说到经济发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词,但当今天我们再来说这个词的时候,它理应拥有更加丰富的含义。在11月16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以及研究员郑若麟先生共同就“接轨与不接轨”展开了主题演讲。



“接轨与不接轨”这句话确实是近年来我们在国际领域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郑若麟先生认为与国际接轨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要符合我们的国情、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能造成中国社会的动荡、矛盾和冲突;第二是要对国家有利,至少要保证能够做到合作双赢,这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同时,在有些领域论及我们是否应该与国际接轨的时候,确实必须非常谨慎,尤其是在精神领域。在很多情况下,与国际接轨涉及技术、标准和体系上的问题,但在精神领域,似乎也有很多人主张要“与国际接轨”。在这个问题上,郑若麟先生认为,我们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审美权问题,我们要不要与国际接轨。主张接轨的人总是说,不接轨,我们去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如何去争取获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我们如何才能奉献一位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且慢,在这里,我们的审美权的改变、接轨,实际上走上的是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因为西方在这个领域完全是否定中国的。他们的标准、他们现有的这条轨道就是否定中国。如果你要接轨,就必然要走上否定自己国家的道路。



所以,在精神领域与国际接轨的时候,郑若麟先生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警惕,我们绝对不能丢掉在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审美权上,我们参加戛纳电影节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为了适应戛纳电影节而否定我们自己,相反,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审美意识去改变戛纳电影节对我们预设的种种偏见和扭曲。这就像张教授所说的那样,不是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而是我们要与西方的审美权进行斗争。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