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视频 | 最美逆行者回家 谢谢侬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3-18 23:46

停机坪上,工作人员高举“感谢最美逆行者”、“真国士勇担当”等欢迎标识,致敬白衣天使。


这一幕出现在3月18日的虹桥机场。当天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返沪队员,在圆满完成各项医疗救治任务后回到上海。



除夕夜至今,上海市先后有1649名医务人员奔赴一线,日夜坚守。首批返沪医务人员来自华山医院、东方医院,于2月4号奔赴武汉,分别负责两家方舱医院各一个区域的轻症患者救治任务,并最终达成了患者零召回、医护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三个"零"目标。



期待:解除隔离后见家人 尽早返回工作岗位


陈进宏,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首批返沪人员领队。已经抵达隔离点的他,即将开始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在武汉奋战的44天里,上海作为他们的大后方,政府与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都让他十分感动。


提起结束隔离,陈进宏最为期待的就是与家人见面。此外,作为外科医生的他开玩笑地说,自己40多天没有上手术台,手都痒了。他迫不及待地希望尽快返回工作岗位,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回忆:万事开头难


奋战江城的44天里,陈进宏说医疗队最艰难的日子是刚开始。2月4号组建完毕后医疗队就开赴武汉,在没有掌握更多前方状况的基础上,医疗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带着帐篷、开着发电车,准备好了睡袋奔赴前线。不过武汉市政府,在当地物资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尽其所能为医疗队安排好食宿,为医疗队解决了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的难,则是工作上的。2月初,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了解并不多,而医疗队承担的任务是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面对这个体育馆改建的方舱医院,近800张床位,医疗队如何大批量收治患者,也是一个难题。所幸,在全国各路医疗大军的努力以及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医疗队在3天左右就掌握了规律。



经验:分类诊疗有助提高救治率


在陈进宏看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提出,是抗击疫情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原则下,针对轻症患者,医疗队要做到隔离治疗,切断传染源。另一方面,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使医护人员积累了大量抢救经验,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包括插管脱机率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出现了使用ECMO后抢救成功的重症患者。再次验证分类诊疗有助提高救治率。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方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