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里的长安好戏:描绘西安非遗图谱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21-01-12 17:09
2021新年伊始,朵云书院戏剧店上演了《一个时辰里的长安好戏》,古都西安的醇正关中皮影戏和木偶戏被搬上舞台,当关中皮影和木偶同莎士比亚、老舍、希区柯克、漫威相遇,蕴藏在古老戏剧艺术中的“古都长安”迸发出了新的光彩。
1月11日推出的《一个时辰里的长安好戏》,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2021年全国巡展预热的首演,也是西安非遗事业首次在陕西以外推广,活动是行业协会独立推动的文化公益项目,突破了传统非遗展示介绍的方法,将223项西安市非遗项目系统地绘制成一幅西安非遗图谱,而始于西汉长安的皮影戏及其演变形成的诸多民间戏剧艺术,则是解读西安非遗图谱的最佳钥匙。
透过皮影和木偶戏,人们能很容易地看到联系在戏剧脸谱、服装、乐器、剪纸、木版年画、秦腔、鼓乐、庙会、社火、信仰崇拜等众多西安非遗中的“长安意象”——这是一个完整却又千变万化的长安。
协会此番专程邀请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最美非遗人”李巧玲将地道的关中皮影戏和陕西杖头木偶戏带到上海。
李巧玲多次在国内外的展览和演出中展现皮影戏和木偶戏的精髓,几十年来,这两种最古老的戏剧艺术已经深深地与她的生命能量融于一体。尽管已过古稀之年,但是一旦进入表演状态,不输盛年的精气神把每一件皮影、每一个木偶的动作都表演得活灵活现。在她的示范中,现场观众能够很直观地看到,皮影在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中注入了哪些技巧,把这些技巧熟稔于心,需要像真人表演一样极其细微且敏锐地拿捏其中分寸。
现场,活动总策划、西安非遗学院执行院长李东衡还为读者观众分享了“唐长安城教坊和梨园孕育的欢娱文化”“唐长安娱乐地图”“西域乐舞与唐长安欢娱文化交织形成的西安鼓乐”“元明杂剧中的唐传奇情景源头”“宋元明清陕西民间戏剧的二次繁荣”等与西安非遗戏剧密切相关的内容。
在李东衡看来,当下的非遗体验至少需要同时满足项目特色、传承人、空间、读者观众、场景、内容6个要素,才可能唤醒读者观众对非遗的好奇和喜爱。2021全国巡展从朵云书院戏剧店的这场活动拉开序幕,正是一场非遗传承创新的好戏。
“非遗是比文物遗址更有温度、更能沉浸其中的体验场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刘征军看来,一直以来人们提起西安都只知道兵马俑、钟楼和大雁塔,这些国宝级文物遗址只能看不能体验,而在西安各个景区、创意园区吸引游客参与的项目大多属于非遗,但是这些非遗却不是理想的非遗生存状态。
“人们来到西安旅游,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近乎理想型的长安意象。”刘征军表示,展现西安非遗在城市更新中的文脉传承与文化复兴价值,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2021年全国巡展的最终愿景。
在全国巡展的筹备过程中,西安非遗保护协会的“文化复兴”、兮之在创的“文化再造”与网易LOFTER“传统文化焕新计划”,碰撞出了新的合作火花。协会推荐了国家级非遗陕西华县皮影戏传承人、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汪氏皮影品牌主理人汪海燕和木版年画传承人、汪纸马传人汪锐,还将西安非遗学院与合作方对接,在对非遗的全新解读之下,共同酝酿更丰富的策展、非遗研学、非遗扶贫等众多系统思路。
1月11日下午,西安非遗保护协会在上海创邑SPACE|愚园创意园区向一些单位和个人授予了“最佳传承创新伙伴”和“最佳非遗推广大使”荣誉,以表彰和感谢他们为西安非遗事业做出的贡献。
“非遗其实凝结着一个地域社会的共同记忆、并不断催生出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共同想象。地域文化魅力是每一项非遗不可复制的魅力。”刘征军表示,2021全国巡展与其说是把西安非遗带向全国,不啻是将全国的传承创新伙伴吸引到西安。与此同时,通过全国巡展,搭建起一条西安至上海间的快速通道,可以让西安的非遗传承人从西安走向全国,进而走向全世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