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还是青年艺术家? 90后都开始抢滩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7-01-13 15:19
在青年艺术家个人拍卖最高价TOP10的榜单上,清一色是70后和80后。在艺术圈,35岁以下约定俗成为青年艺术家。虽然35岁以下包括90后,但我们更愿意将青年艺术家与75后、80后联系起来。 90后艺术家?是的,难以置信,90后艺术家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崛起。
国际青年绘画展现场
余鲁超前:作品也超前
余鲁超前,1990年出生。很容易从他的名字来判定他是90后。余鲁超前现在中国美院读研三,这一次参加 “实验 · 绘画—— Inter-Youth 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获得了创作奖。“在那么大的展厅中, 能够看到自己的差距,就好像是打擂台。”余鲁超前说:“ 能够得到反馈,这是学习阶段必要的平台。在校三年期间,参加过一部分展览,但像这样大规模的展览参加得很少。”
“实验 · 绘画—— Inter-Youth 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展览。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共计三百多位,作品500件左右,还邀请了海外13个机构的青年艺术家参展。这些艺术家中,除了70后、80后,还涌现了一批像余鲁超前这样的90后艺术家,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年纪最小的95后才读大二。
这次展览还突出了“工作室”的概念,特别设置了“ Inter-Youth工作室奖 ”,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国际艺术教育的工作室体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青年人的实验、实践。而在这份“工作室奖”的获奖名单中,国内获奖艺术家分别来自国美、央美、川美、天美和湖美,可以说是学院派的一次大集会。
国际青年绘画展览现场2
“我在上师大读本科的时候还没有工作室这个概念。”余鲁超前说。考上中国美院之后的他,进入国美油画室第三工作室。“第三工作室主要研究具象表现,一个工作室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一共四十几个人。工作室让我们从具体的角度去看个人创作,有了自己的选择。”
与余鲁超前同龄的参展艺术家李可津就是来自国美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研究生,2015年公派赴法国巴黎艺术城交流考察。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与余鲁超前的第三工作室相比,绘画更偏重于传统。李可津的近期作品多直接取材于电视的画面,他感兴趣的是电视图像和技术的关系,“一种视觉机制的感染,技术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以及我们对视觉机制的思考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感受,心理状态。”他的作品《节日》被法国藏家Patrick Lecomte 私人收藏。
展厅中几何主题展区
走进展厅,参展作品密集排布,给人以玲琅满目的感觉。如果不是内行,你很难一眼看出这只是一个青年艺术家或者是在校学生的展览,甚至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哪些又是国内艺术家的作品。 “在全球背景化的一种趋同性特别明显,这种趋同性可能也证明了一个整体素养和整体艺术水准上的普遍意义上的提高。”该展总策划井士剑说。
展览艺术总监陈焰甚至被本土青年艺术家在媒介使用的“国际化”所震惊。展览征集到了来自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关于几何主题的绘画作品,以至于针对几何主题特别辟了一块展区,将全球青年艺术家对于几何的关注作为一个小主题,在平行的空间之中给到了直观的视觉差异经验。但是,也不难发现,展览中呈现了大量概念绘画作品,而写实、卡通绘画,却少之又少。这与近期拍卖场上的行情不谋而合。作为拍卖榜单常客的陈可、高瑀、韦嘉等卡通风格的艺术家,都是70后和80后,他们的作品在今年的拍卖场上成绩不尽如人意,成交量和上拍量都有所下滑,甚至有人直接跌出了榜单。
余鲁超前毫不掩饰自己是个资深动漫迷,单单《海贼王》就追了十余年,对其中的人物、细节了如指掌。“动漫对于自己创作的影响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它的那种叙事性的东西、价值观和主观眼光。”在余鲁超前的作品中,呈现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场景:废弃的老厂房,站立海边眺望的老人,聚光灯下低着头的自己……“我是农村出生的,初中毕业才开始接触网络,在农耕关系中长大,所以网络的冲击没有那么深入骨髓,但也是自己世界观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余鲁超前说:“通过网络,我了解艺术的现状,了解先锋实验 和非绘画的艺术。 在创作的时候, 潜意识里就会有对照: 我画这个给谁看,对谁提出问题。 对当代艺术、对现有的绘画,希望我能提出一点问题,一点技术和观念上的问题, 自己的创作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
“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媒介的突破点上,找到一些自己的痕迹。相对老一辈对于媒介的困惑,青年群体对于问题的关注更为直接。他们关注的主题,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类似雾霾等关切自身的问题。”陈焰说:“至于地域性的差异,它是明显存在的。地域性的身份问题,是不可能消失的,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在寻求自我的身份做出归纳和阐释,地域性的问题也始终存在。”
当然,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从个人经验出发,寻找自我语汇是青年时代创作必然经历的过程。
90后艺术联展:作品和人,各有故事
就在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激情昂然地致辞中,在一群90后艺术家的现场行为艺术的表演中,“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声势浩大地开幕了。与此同时,另一场90后的艺术联展在上海的M50悄然举行。这场同样以绘画为主的展览,从规模到布展都无法与国际青年绘画展相提并论,但是这个小小的展览却更能体现90后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90后两人联展《离开未遂》现场
策展人沈楚楚是一个94年出生的小美女 。英国留学背景的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策展人了。她和小伙伴们组织了一个叫做“伙聚”的平台,聚集起一群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借助“伙聚”的力量,沈楚楚做了几次颇有看点的展览,而这一次她又选择了“伙聚”中两位成员,做了这样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双人联展。 她还特意邀请了一位机械工程师跨界为整场展览量身定做了背景音乐,而这位多才多艺的工程师同样是90后——1993年出生。
“这个展览是展现年轻人如何看待生存与死亡,但它并不悲观,而是具有治愈的力量。”沈楚楚说:“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展厅两侧呈现了生与死的对话。而他俩在生活中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些画卖吗?“卖!”沈楚楚毫不扭捏地回答道。参展作品中最贵的一两万,一般小幅作品价位在几千元不等。
参展艺术家张赢,同样也是1990年出生。湖南美院毕业的他,并没有像余鲁超前、李可津那样继续留在学院深造,而是早早地行走于艺术江湖,四处打拼,成了“海漂”一族。
在张赢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这张小丑微笑的绘画起源于小时候父母带我走亲戚,看到亲戚朋友总要我对他们笑一笑,但有时候我并不想笑。”张赢说:“如果悲伤还要去笑吗?这样构成的社会关系更加脆弱。”在另一幅家庭合影的作品中,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红线蒙掉了。“家庭争吵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给彼此造成了阴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争吵的家庭中看不到彼此的眼神。”张赢甚至把原本已经画出来的父亲头像再重新抹去,这样的处理方式表现了对于父亲产生的恐惧。
张赢作品
还有一件作品非常有意思,画面取材于张赢妈妈娘家的当地习俗。在那里,婚礼当天,新郎的父母必须打扮成地主,脸上画上小丑妆,头顶红色高帽子,在村子里游行,被其他亲戚折腾整整一天。“甚至村里人可以朝他们的屁股上踢一脚。”张赢说:“特殊时期的‘斗地主’在农村被沿袭下来,变成了喜庆的事。但你依然可以看到父母脸上那种无比尴尬的表情。”
没有成为“海漂”一族的时候,张赢每天晚上会听收音机,把听到的社会现象通过抽象画的形式随手画下来。那段日子对于张赢来说苦并快乐着。
“我现在在上海做一个艺术家的助理,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张赢说:“以前每天工作还有下班以后的固定时间用来画画。现在经常忙到半夜一两点,回到家就想睡觉了,没有时间画画了。这些作品都是来上海之前每天画的。”张赢对于目前的状态显得很无奈也很疲惫,但他依然坚持着成为职业画家的目标,“希望自己一直处在一个创作的状态中,自己的作品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王炯积的作品系列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王炯积才21岁,1995年出生。和很多90后艺术家不同,他并非来自美院,而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术专业。用沈楚楚的话来说,他在一个比较开放的氛围中学习,并没有被置身于所谓学院派的教学科班框架中。 200张手稿与纸屋一起构成了王炯积的一件装置《黑色大脑》。这些手稿都是他的日记,是他拼凑的时光。盒子里的故事,拼贴的人像,互相联系却又独立。虽然总能在这些作品中看到某种似曾相识的表现手法和技术,但是整个作品还是作者本人情绪感受的表达,墙上的 “只有哭泣是自己可以选择的”等文本增加了绘画作品的叙事性。
“我们学校还是很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没有工作室制,但是由于现在网络传播速度很快,所以这个概念我了解。”王炯积说:“网络对我来说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快速信息的接收。”
展览当天,王炯积的父母都来了,还请来了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有人捧着鲜花前来祝贺。现场更多的是两位艺术家的同学、朋友。有人专门用摄像机记录现场的每一刻每一个角落,艺术家则被邀请站在自己的作品合影。一时间小小的展厅内也有了几分大展的热度。
沈莘、陈潇伊:外媒眼中最具潜质的90后中国青年艺术家
“绘画已死”这句话说了近百年,但看着一波又一波青年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品,只会产生一个感觉——“回归”。2017年开年之初,没顶画廊同样选择了年轻艺术家的架上绘画作为开年大展。在这个名为“思考本质不如消费形状”的展览中汇集了画廊代理的陈英、丁力、商亮、徐大卫等四位艺术家的作品。用“大器晚成”来形容这四位艺术家也并不为过。他们基本上都是80后,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潜心创作,作品却并未在很多大型展览上亮相。这一次是他们历年创作精品的集中展示。
和大牌画廊签约代理,是很多艺术家的理想状态,也是90后艺术家的奋斗目标。不过,没顶画廊艺术总监金莉萍解释,由于90后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稳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语汇,画廊一般并不会考虑代理。就在没顶画廊的签约艺术家中,只有一位90后艺术家沈莘。从画廊给予的这位90后艺术家的个人资料来看,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其他90后,光部分个人参与的展览、项目、讲座和策划就写满了两张纸,初步统计竟有百余个。
90后艺术家沈莘
沈莘1990年出生于成都,目前生活工作于伦敦。本科就读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在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院读的媒介研究生。因此,没顶画廊代理的这位90后艺术家,从事的并不是架上绘画创作,而是以录像和电影为主。她的创作实践主要是探索艺术家在社会中所处位置。她的 作品《巨人的肩膀》 通过动画、表演和投影的方式对会议的模式进行挪用与拓展。受邀与会的讲者们在讲说、讨论与问答的过程中将启动《山海经》中的各式生灵,以实时动画显现会议场景,“这个活动旨在探究艺术家、理论家及批评家用以应对权利机制——日常政治中固有的压迫与审查、监视与处罚,以及失业与异化劳动时所采取的策略,以此强调在权利增殖、展开、波动和削减中漂浮着的诸多欲望,并显现其在物质及心理层面上的影响。”
陈潇伊作品《KOAN》
沈莘是入选“外媒眼中最具潜质的20位中国青年艺术家”中仅有的两位90后艺术家之一。还有一位同样是来自四川的美女陈潇伊,1992年出生,目前生活工作于成都。这位入选的90后也不是从事架上绘画,而是摄影。她和沈莘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在英国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专攻摄影。2015年她获得中国著名的三影堂摄影奖。2016年,她以最新系列作品“Koan”和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参加了上海艺术摄影展。陈萧伊利用照相光刻工艺,通过黑与白最本质的抽象语言,思考宇宙最基本的形式问题,以及事物的真实和隐藏的法则。
(实习编辑:马召南)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