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7″

视频 | 百年大党正青春② | 同学们,快起来!拿出“这种”力量,担负起天下兴亡

时讯

上海新闻广播

2021-06-02 18:52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民网上海频道、阿基米德传媒共同制作,将在FM93.4上海新闻广播《990早新闻》《市民与社会》节目播出音频党课;在学习强国、阿基米德APP、话匣子APP、人民网上海频道、青春上海、今日头条、看看新闻等平台上线视频党课。


【历史回眸】“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毕业歌》诞生于1934年,是左翼电影《桃李劫》中的插曲。它的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

在创作这首歌的前一年,聂耳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两个当时就定下了用音乐唤醒中国民众的决心。

一首《毕业歌》,用激昂的旋律高喊出那一代年轻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在百年征途中,凝聚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历史之问】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到今天的站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被初心指引,践行时代提出的一个个命题呢?

【初心如炬使命肩】主讲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 肖鹏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又永葆青春,驻颜秘诀就在于每一代共产党人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体说来,就是不忘来时路的“使命意识”、走好脚下路的“人民情怀”、勇闯荆棘路的“奉献精神”,把个人命运交付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毛泽东就是其中一员。

萧子升这个人你们熟悉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在网上很难找到一张他的照片。

他曾经是青年毛泽东最要好的同学。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到一岁。他们在小学是校友,到了中学又是师兄弟。他们都是湖南人,师从杨昌济,都是才华横溢、有志报国,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

他们最亲密无间的时候是在1917年的夏天。两人结伴出游,身上不带一分钱,徒步游历了位于湖南腹地的五个县。

同样是面对中国落后的、愚昧的、贫穷的农民和农村,两人给出的方案、判断是不大一样的。毛泽东比较乐观,而萧子升就有一些悲观了。随后两个人走向了不一样的道路。

萧子升选择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逐渐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潮;毛泽东选择留在中国、研究中国、扎根中国,逐渐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


所以当时毛泽东和萧子升之间有过很多的争论,当年的同学可能已经没有办法成为同志了。

萧子升很不认同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的这样一个路线。

而毛泽东想法不太一样。他认为:“我觉得用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所以两个人不停地在争论,最终两个人的命运在1921年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来到了上海。

1921年的夏天,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十几个年轻人,拿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在上海悄悄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立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红色航船就这样起航了。这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今天已经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从那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党和国家的开国元勋、伟大领袖。


萧子升选择了远走南美,定居乌拉圭。最终,历史又在1976年的时候,给他们之间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初心如炬使命肩】毛泽东和萧子升,你觉得,他们为什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就在于他找到了解放中国、改造中国的正确的历史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事业,并把自己的个人命运无条件地“交”给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中国的问题是大问题,仅仅靠个人有限的想法、眼前的利益可能是行不通的。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来时的路——为何而来,来路如何,才能够在每个不同的时代发出考卷的时候,交上一份富有使命感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不仅牢记来时之路的重大责任,还能每时每刻走好脚下之路。那就是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依靠谁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在中国,很多单位的名称中有一个共同的词,叫作“人民”。如人民政府、人民医院、人民广播电台、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甚至人民教师、人民解放军等等。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在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提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政权机关前面加上“人民”二字,是为了和蒋介石政权区分,更是一种提醒:我们的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权力归属于谁,是为了谁而存在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到底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是“捧在手里”还是“踩在脚下”,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这不光是一个命名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这些机关政权的名字里包含了我们党的各种政权组织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深得人民的拥护,国民党是非常清楚的。国民党曾经有一个办事处,叫“国军为人民服务处”,结果如何呢?这个服务处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1947年3月19日,在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方针下,胡宗南的部队开进了空城延安。为了招揽百姓回城,也为了在记者招待会上留下一个良好形象,胡宗南效仿共产党,搞了一个“国军为人民服务处”。

历史图片 “国军为人民服务处”


服务处挂牌那天很是热闹,因为张贴的通告说,只要回到延安城,不管男女老幼,都可领取救济法币20万元。


热闹了几天后,陆续回来的延安居民不到两千人。记者招待会结束后,这个机构只得悄悄关门,空留一个传世的笑柄。

同样是“为人民服务”,为何老百姓对两党的态度差别如此巨大? 为什么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能够赢得人心?

答案在于,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是真的俯下身去服务人民,而国民党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是“涂脂抹粉”。

中国共产党自从立党之初就下决心深入基层,到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中去做群众工作。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深得民心的根本原因。

“为人民服务” 这5个大字是我们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条!

为了人民,必须有“勇闯荆棘路”的奉献精神,今天依然如此!


比如“脱贫攻坚”。


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山海情》,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很多人说,看完感动不已。想问问看过的朋友,哪些片段特别触动你?

实话告诉各位,我没看过,主要是因为不敢看。

大家都知道西海固条件特别艰苦,而我去西吉支教过。对我来说,那段记忆太珍贵了。所以我很怕看“山海情”类似的场景,会让我不能自已。


那是2012年的9月,距离现在已经有9年过去了,我去支教的地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这个地方是我当时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在那之前我从来没去过西部。


到那之后,第一件让我特别震撼的就是:极度缺水。能缺到什么地步呢?我们一行七个老师,四男三女,每天只能共用一瓶热水。


所以每天晚上的个人清洁都很有仪式感:女老师先洗脸,水不能倒,男老师再洗脸,水还不能倒,女老师接着洗脚,还是那盆水,男老师再洗脚。我年龄最大,要发扬风格,洗脸洗脚都是最后,到我洗脚的时候,洗和没洗也差不多了。

食物匮乏、路途艰难,成为肖鹏西吉支教难忘的经历


有热水用已经很奢侈了。当地学生都用凉水,当地人都没有洗脸洗脚的习惯,甚至有人一辈子没洗过澡。


第二件特别震撼的事情,就是当地极度缺食物。由于缺水,土里只长两种东西:土豆和高粱。人吃土豆,牲口吃高粱。


第三件事情让我特别震撼的,就是那里的路十分难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有时候对面的房子看着触手可及,但隔着一条深沟你就是过不去。因此,当地人的观念非常传统,根本不愿意离开那里搬到山外,所有的认知就局限于那一点点地方。 

【初心如炬使命肩】贫困不是一朝一夕战胜的,但是战胜贫困的力量在于一点一滴。这股力量雄浑、绵密而坚定。


2020年11月16日,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实现脱贫摘帽。我当时看到这个新闻以后,非常的激动。


这背后是6000名一线党员干部帮扶50万人民群众,干部苦帮,群众苦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脱贫攻坚战中,1800多人牺牲在基层一线。

23岁的樊贞子、28岁的吴应谱、30岁的黄文秀、33岁的余永流、42岁的张华、44岁的蓝标河、46岁的姜仕坤、56岁的黄诗燕……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敢于作出这样的自我牺牲?


一句话:为了人民,值得这样的牺牲。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有一些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还有很多是先天条件的不平衡。

中国地图有一条线叫“胡焕庸线”,又叫“黑河-腾冲线”,这条线东西两侧的国土面积大致相等,西面可能比东面还要大一些,但是只有不到5%的人口,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的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始终是代代相传,从未中断。十八大以来的扶贫工作,最系统、最精准、最彻底,力度最大、标准最高,因而称之为“攻坚战”。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找苦吃”的硬仗,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全面小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用这句话形容中国共产党,再恰当不过。


这个“史上最强创业团队”,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勇闯荆棘路,一路高歌前进。


现场观众大多数是90后,我觉得这一代人非常的幸福,也非常的幸运。


为什么这样说呢?


30岁进入工作岗位,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见证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目标胜利实现。45岁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迎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刻。60岁差不多要离开工作岗位时,还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见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胜利实现。


我们工作的这30年,就是无比紧密地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事业结合在一起的30年。

【留声未来】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也必须回答关于“初心”的时代命题,不断提问自己同时也向后继者提问:若干年后的自己,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你愿意把自己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结合在一起吗?你愿意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奋斗的使命,和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道路结合在一起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