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视频 | 上海能成为人工智能的“策源地”吗?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亚欢 方菲菲

2018-09-17 21:05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上海展览中心视察时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那一年,计算机课程首次进入上海的高中课堂,正是从那个时候起,这座城市开启了迈向信息时代步伐。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拉开帷幕。随着包括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在内的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8个AI创新平台,3个AI研究院,1个百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落户上海。上海,正在超越信息时代的风口,准备好迎接AI。


从电脑到AI,人工智能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改变,它能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今天,我们邀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一起聊聊将被人工智能改变的世界。



你的下一个同事,或许就是机器人!


追溯源起,1950年,阿兰•图灵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著名命题“机器能思维吗?”引起了人们对机器智能的极大兴趣。到了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人工智能”的概念得以正式确立。


当时的人类应该想象不到,60多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已从一个高深莫测的科学名词走入千家万户,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最有可能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战略性、颠覆性技术。


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改变了当下各行业的发展路径,也改变了大众生活。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金融、医疗、驾驶、搜索、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似乎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蒋昌俊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在全球科技领域掀起的新一轮的高潮,主要是从16年的人机大战开始的。2016年,AlphaGo还在韩国战胜了李世石九段。2017年5月,DeepMind开发的程序AlphaGo在乌镇战胜了当时围棋第一人柯洁九段。至此,人工智能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也许有人会问,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智能历经了起起伏伏,这次会持续吗?蒋昌俊分析称,有别于前两次浪潮,如今AI发展是基于互联网,在算法、大数据、算力三大因素的驱动下形成的。


AlphaGo之所以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承上启下的一个标志,是因为其算法触及了前60年人工智能研究都很少触及的领域——Deep learning(增强学习),即无监督的深度学习,而前60年的主流算法为有监督的深度学习,需要通过大量已标注的数据来进行训练。Deep learning这种增强学习算法更接近生物学习的行为特征,学习能力更强、推演的结果更加准确,未来的可成长性、可应用性更强。所以这一次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将会更大。


大咖们眼中的AI是怎样的?


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与会嘉宾也同样充满期待。


在今天的人工智能大会上BAT三巨头首先代表国内企业发言,马化腾说人工智能要“可知”“可控”“可用”“可靠”,李彥宏说要实现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能力、人工智能伦理的“三位一体”概念,否则就会被淘汰掉。马云则畅想了未来的生活场景:过去人们一年可能去30个城市,但未来一年能去300个城市;现在人们一天工作8小时,但未来只要工作4小时甚至2小时,“我们做不到,但我们的孩子做得到“。


与会嘉宾还指出,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从软件硬件到服务,人工智能需要全球协作,才能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对此,不少人工智能的巨头已经开启全球布局,而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为了吸引它们的重要因素。



的确,在刚刚过去的8月,上海先后与小米、阿里、腾讯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一批在国际赛场上具有竞争力、在创新领域具有领跑优势的超级工厂、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不断落地上海,成为黄浦江畔的常客。


“上海为什么错过BAT”,这个当初令不少人纠结的互联网产业的经典之问,也逐渐被另一些问题所取代:上海应该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百强企业中,22家在上海,国内1/3左右的人工智能人才也在上海。上海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700亿元,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而就此次人工智能大会的嘉宾名单来看,一场大会,能同时聚集国内外部分政要、学界泰斗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的超级豪华阵容,上海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蒋昌俊认为,巨大的号召力背后,正体现着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方面的深厚底气。


上海能成为人工智能的“策源地”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提出上海应该成为人工智能的“策源地”“试水区”“中心地”的概念。


对此,蒋昌俊认为,成为人工智能策源地,上海确实有良好的基础——包括制度优势、人才和著名高等院校的优势。“上海是一个先进城市的代表,它的各种城市场景的创新,为人工智能提供用武之地。智能金融、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不同场景,这恰恰是上海的特色,也是上海的优势,将为人工智能的生动应用、引领城市发展打造很好的基础。还有上海有较好的营商环境,为具有创新力的中小企业注入活力,虽然错失BAT,但我们应该要重视当今正在发展的、具有潜在优势的这些中小企业,因为在他们之中可能会诞生未来的“亚马逊”、未来的“谷歌”、未来的“阿里”、未来的“腾讯”。




不过,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上海除了发挥良好基础条件的"先天优势",后天努力也同样不可或缺。


在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继去年11月之后再度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从人才、数据、资本等方面推出了22条具体举措。为了将人工智能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有关项目和平台给予最高1亿元的专项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政策和经济的大力支持,体现着政府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和决心。蒋昌俊认为,未来从宏观的把控上,从政府的引领上,从制度的供给上,我们的政府、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有责任为了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上海应该积极将人工智能与管理经验结合,探索出一套新型城市管理体系。


蒋昌俊还坦言,上海的民生是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应该在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等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再做进一步提升。“府管理部门要做好‘店小二’,集中精力帮助人工智能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海现在强调要打造营商环境,李强书记和应勇市长曾多次强调,在打造营商环境的同时,要优化营商氛围,相信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一些新技术将会为营商环境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董亚欢 方菲菲 实习生:肖馨怡)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